本报讯(通讯员王卫国、王文珩 记者解丽达)日前,廊坊开发区科技创新再传捷报:我国首座高温高压液态铅铋合金——氦气流动换热综合实验平台中试成功,煤炭低温热解油尘分离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首台万瓦级液氢温区低温制冷设备研制成功。
近年来,廊坊开发区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今年上半年,廊坊开发区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4个国家“十二五”重点中试研究平台设计方案已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具备开工条件,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新科研中试平台已开工建设。
作为中试孵化平台,中科廊坊科技谷园区目前已成功引进包括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在内的7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引进了包括河北领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内的20多家科技型企业,运行中试线20余条,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研究所创新孵化为主体,中小型科技企业为补充的创新格局。由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承担的国家“十二五”期间四个科技创新项目在科技谷园区正在有序推进,今年内将全面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4.95亿元,国家级研究所累计实现投资将超过10亿元,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可满足近50条中试线的运行条件。
在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成果转化平台,各级政府累计投入财政资金已超过1亿元,建立了“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检测与测试技术研究所”“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微纳米技术工程中心”等7个科技创新平台,建成研发孵化面积1.5万平方米,现有入驻企业和科技机构17家,初步形成了以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为核心的高科技成果产业转化转移基地。
在坚持引进外资企业的同时,廊坊开发区大力引进中小科技创新型企业,今年以来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目前,全区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2家,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普遍提升。其中,华创天元获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7项,其生产的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广泛应用于排水、排污、农业灌溉等领域;凯博建设机械公司研发的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0吨动臂式大型起重机;鑫谷光电公司研制出第一个水下LED灯;同方川崎吸收式热泵国家产业化示范项目奠基;英博电气公司与国家钢铁研究总院成功开发“大功率金属软磁电抗器产业化项目”。
面对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廊坊开发区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科技谷园区10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场地,同时不断完善政策支撑平台建设,将廊坊市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育等支持鼓励政策先行先试,并设立廊坊开发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