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郭海民、张佩 记者白增安)今年,魏县从行业准入、市场主体激活、创业群体发展等方面入手,拓宽民营经济发展渠道,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激发全民创业热情。据统计,目前该县民营经济已发展到3.7万家(个),从业人员19.2万人。
放开行业准入。抓好行政审批“接、管、放”,清理和取消不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规章规定,削减资质论证项目,放宽许可权限。精简企事业事项申报材料,县级权限内工业项目备案,除国家限制的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外,改节能评估为节能登记,事后核查。
激活市场主体。降低创业注册登记门槛,实行“零成本”注册,涉及工商、质检、税务、公安4个部门审批的“一照一章三证”事项,实行“一份材料、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
壮大创业群体。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各类科技人员离岗创办科技型企业的,3年内保留原有身份和职称。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开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支持农民发展非农业,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加大土地支持。在省级经济开发区内设立中小微企业产业园,集约利用土地和各种生产要素,为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创造条件。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项目、好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
强化金融服务。对小微企业开展“借新还旧”续贷业务,流动资金贷款到期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前调查评审,符合贷款条件的可以续贷,不必再先还后贷。加大财税支持,县财政设立不低于500万元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标准化建设。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