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环渤海 > 正文

反腐“重灾区”山西重拳治“无为”

来源: 新华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近日,反腐“重灾区”山西在全省政法系统组织开展了正风肃纪联合督察行动,对政法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通报显示,截至目前,共有1人行政记过并被免职,1人行政记大过,33人被行政警告,28人被辞退,33人被诫勉谈话,94人作书面检查,39家问题较多单位的“一把手”被约谈。

一些窗口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明显减少,一些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得到集中整治,一些干部开“特权车”、行“特权路”、办“特权事”的问题得到初步整顿。

今年,山西省委政法委会同省政法各部门研究出台了《关于对全省政法队伍开展纪律作风联合督察工作的暂行办法》,并筛选专业人员组建了省、市两级联合督察组,在全省政法系统建立纪律作风监督一体化机制。在1个月时间里,两级联合督察组集中深入11个市50个县(市、区)81个基层政法单位,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形式,专项整治政法队伍在内务管理、服务质量、警容警貌、公车使用等方面的“四风”问题187个,涉及50个单位142人。

督察发现,一些政法系统服务窗口对待群众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服务形象较差;有的干警工作时间打游戏、玩电脑、看电视,不作为、慢作为问题较多;有的办案单位特权思想严重、霸道作风突出。

不久前刚刚经历了“官场地震”的山西省一大批干部落马。一些官员向记者反映,现在的反腐“高压”态势和监督使得“官不聊生”,部分干部出现“无为”思想,“混”字当头,无所用心,无所作为,抱着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明哲保身,不敢担当。

中央党校教授蔡霞表示,干部不作为和乱作为同样危害巨大,坚持铁拳“反腐”的同时也必须出重拳治“无为”,力戒干部“混”字当头。

事实上,山西省在整治干部不作为问题上一直不遗余力。

2010年,山西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查处上班时间“玩乐享受”干部的行动,据山西省纪委统计,山西全省共查处上班时间迟到早退、玩电脑游戏、吃拿卡要、参与赌博的典型案件367起。

2011年山西掀起“查岗风暴”,山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工作秩序进行明察暗访。2012年,山西再向官员“吃拿卡要”顽疾宣战,重点整治各级决策、审批、执法单位在服务市场主体中的“卡、拖、要、乱”行为,特别是办事效率低下,影响发展环境的问题。

2013年以来,山西省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00多起,处理党员干部1200多人,其中厅级干部4人,县处级干部16人。

专家表示,重拳治“无为”的同时,必须依靠制度保驾护航才能形成长效机制。

“出现不作为和乱作为都是由于目前的制度界限和权力边界不明晰。”蔡霞表示,针对干部的“乱作为”,应该明确相应的制度规范和权力边界,明确哪些可以做,具体程序是什么。针对干部的“不作为”,应该在新的考核机制上下功夫,制定更加侧重民生改善、社会矛盾化解等方面的考核标准。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也认为,庸官懒政的治理要依靠制度体系的建设,在行政程序方面,法律明确规定集中处罚权和行政许可权,要“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对外”“一次性告知”,用这些制度保证公务人员不至于推诿、拖延。加大对决策失误、工作失职造成重大损失的问责,同时把奖励制度、政绩考核和评价体系联系在一起。

“只有通过这样的制度体系构建,才能促使公务人员积极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这其中虽然还涉及公务人员的素质、精神等因素,但主要还是靠制度来管。”马怀德说。(记者胡靖国、孙亮全)

责任编辑:白岚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