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剑英)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中原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结合区域的邯郸,将怎样发力“十三五”?日前召开的邯郸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提出,突出加快发展、转型突破、补齐短板、做美生态四大战略任务,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四项指标超全省平均水平,加快把邯郸打造成京津冀联动中原的区域中心城市。
实施创新驱动,推进产业升级
未来5年,邯郸将重点实施创新平台建设、能力提升、人才培育、环境优化及新企业引进培育五大工程,围绕重点产业建设一批科技园区,加快组建金属材料、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引进高端科研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企业,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加大科技投入,聚集创新资源。
作为产业结构偏重的资源型城市,邯郸将努力摆脱资源依赖,化解过剩产能,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重点打造精品钢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现代物流六大超千亿元产业。其中,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成套整机装备,建设专用汽车、棉机、家电等产业基地;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材料、环保装备、固废循环利用等产业;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动力电池、纯电动城市客车和乘用车等;现代物流产业园重点推进国际陆港、林安智慧物流等项目,建设北方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
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壮大县域经济。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园区,促进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深度融合,实施种植核心产业带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工程,依托龙头企业,打造家禽、奶业产业链。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县城集中、土地经营权向农业园区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集中。
融入协同发展,提速城乡建设
打造京津先进制造业转移承接地和旅游目的地。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加快建设中科院邯郸创新园、北京市科技研究院邯郸分院等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推进京津科技成果在邯郸转化。瞄准京津市场,开发中短途精品旅游产品,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打造京津食品工业扩能和教育医疗资源合作首选地。发挥农产品资源优势,坚持绿色有机和名优特精并重,突出特色,培育品牌,引进一批京津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在邯郸建设生产基地,吸收京津工商资本和创新资源参与土地整理和现代农业发展。精准对接京津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建设一批京津高校邯郸社会实践和教学基地,支持市级医院和京津医疗机构合建一批知名医疗专科,承接北京医疗养老功能。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造现有城区,通过加快建设东区、做大经济技术开发区、拓展城市空间等措施,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承载力。实施县城建设三年攻坚,加快县城向生态宜居的中小城市迈进,打造一批特色小城镇。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攻坚、现代农业发展、山区综合开发等统筹推进,重点推进示范片区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到“十三五”末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
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主城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加快纵横、裕泰等重污染企业退城进郊。实施“煤改气”行动,推广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实施生态补偿。
开展重点区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持续推进“绿美邯郸”建设,每年完成造林52万亩以上。推进露天矿山环境治理,合理控制区域开发强度,谋划建设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推进永年洼湿地修复。
建设生态水系。完善城市水网体系,实施滏阳河退污还清和洺河综合治理,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完善河流污染监测体系和预警机制,加强城乡集中饮用水源保护。
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精准支持绿色循环产业发展和平台打造,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建设,加快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强化地下水超采治理,严格地下水开采监管制度,确保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责任编辑:崔有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