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北京昌平区:50个工业大院升级换面貌

来源: 北京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从今年起,昌平区将对辖区内50个老旧工业大院进行改造。部分工业大院将被撤并,部分将“退低进高”,进行产业升级。改造后的工业大院将为村集体带来更长久的收益。这是记者昨天从昌平区“两会”上了解到的。

工业大院兴起于2000年前后,在当时的政策支持下,昌平区在短短几年间兴建了57个工业大院。经过多年变化和发展,南口镇东李庄等7个工业大院因拆迁等原因不复存在,到2014年,全区有工业大院50个,入驻企业642家,其中工业企业占到了八成。50个大院共带动4856名劳动力就业。

“工业大院建立这10多年,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民就业,也给村集体带来了经济收入。但它显现出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昌平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业大院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多数工业大院占地不符合规划,产业聚集效益不明显,土地利用率低,传统工业比重高,还存在一定数量的“三高”企业。

而在2014年的摸底调查中,50个工业大院中,有26家已经改变了企业用房性质,变成了出租大院。例如东小口镇的小辛庄工业大院,入驻有10家企业,但其中有6家企业因为经营不善停产,经营者索性把工厂厂房改成了出租公寓招揽租客,最高峰时,这个工业大院里居住的流动人口达4000多人。

2014年到2015年,昌平区对50个工业大院进行了集中整治,出租公寓全部清退,“三高”企业也一律退出。但清理整治后,土地利用率低、产业聚集效益不明显、传统工业比重高等弊病依然存在。特别是有16家大院,因为入驻企业少、企业规模小、企业分散等原因,甚至已不具备“工业大院”的形态。

据了解,工业大院绝大多数占用的是村集体土地建设。大院经营是否景气直接关系到所在村集体的经济收益。今年,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5家工业大院试点清理改造,保障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

“改造有拆迁、撤并和规范升级3种方式。”昌平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拆迁规划范围内的村庄,所包含的工业大院将和村庄一同拆迁;产业聚集效益不明显、土地利用效率低的大院,将通过撤并的方式,取消一批;而处于未来科技城、北京科技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范围内的大院,则要对其规范升级,采取腾笼换鸟的方式,让高端的产业进驻,减少传统工业企业的比重。

“今年启动的5个工业大院试点将为今后的改造提供经验。”这位负责人表示,按照先易后难、“集体收益不降低、村民利益有保证”的原则,昌平区将从2017年开始,每年确定一批清理改造对象,力争到“十三五”末期,50个老旧工业大院的撤并和转型升级工作全部完成。

责任编辑:白岚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