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马珉璐、刘玉 记者解丽达、孙占稳)坐落于大厂回族自治县陈府镇的裕丰园乡村主题酒店,在春节期间迎来很多外地游客。老板葛超重说,美丽乡村建设使村里的环境改善了,外来游客日渐增多。据介绍,葛超重所在的威武屯庄村,近半数村民直接或间接参与美丽乡村旅游业,人均年纯收入超过两万元。
全面推进“四美”乡村建设,廊坊市着力做优生态、做美乡村,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持续的推进路径。他们坚持顶层设计、统筹施力,由点到面,由线拓片,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廊坊特色、环境功能宜居的生态田园新农庄。据统计,2013年至2015年,该市累计投入41亿元资金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建市以来对农村单项行动投入最大、最集中的一次。
三年间,廊坊市县两级投入财政资金19.7亿元,争取上级资金3.8亿元,整合涉农资金4.9亿元,撬动和引导社会资金12.6亿元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他们确立了“保留村做成精致景观、中心村建成新型社区、面上村实现洁净绿美”的思路,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期分批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环京津美丽乡村示范带。
将保留村做成精致景观。自2013年6月份启动实施保留村庄改造提升以来,廊坊市已经完成改造提升村街851个。按照各县(市、区)的城镇布局规划,未来五年全市还有1450个规划保留村街需要进行改造提升,总体目标是实现“四化四美”:推进城乡等值化,做到环境美;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到产业美;推进社会治理和谐化,做到精神美;推进生产生活绿色化,做到生态美。重点建设内容是实施“12个专项行动”,包括民居改造、安全饮水、街巷道路硬化、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三清一拆”和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绿化、特色富民产业、电商服务网点建设、清洁能源利用、乡村文化建设、基层组织建设。
把中心村建成新型社区。结合自身幅员面积小、村庄人口密度大的特点,廊坊市不断加大村庄整合力度,有力有序推进联村并建新民居,增加现代设施和服务功能,吸引农村人口向社区集中,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为产业发展预留空间,打造廊坊美丽乡村建设的品牌工程。他们在高标准启动建设707个新民居省级示范村的基础上,启动了香河、永清两个中心村建设示范县、15个省级中心村示范点,积极探索新型示范区建设,使组团创建成为了主导模式,走出了集约高效、一体推进的新路径。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投资255亿元,建成多层公寓式新民居6.3万套,别墅式新民居5300套,2.8万户农民迁入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新民居,农村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健全,农民群众切实得到了实惠。
让面上村实现整体提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廊坊市要求全市所有村街都要围绕重点建设项目不等不靠,所有村街都行动起来,既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同时对饮水安全、环境整治、村庄绿化等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项目提出硬性要求,在全市域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方面,2015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完工,新建水厂3座,扩户水厂20座,单村供水工程4处,又有19.4万农村人口告别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等不安全饮用水的历史,工程惠及5个县的140个村街、60所农村学校。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建立覆盖全市所有村街的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目前全市农村已配备保洁员1.1万人,清运车辆1220辆,垃圾中转站67座,垃圾终端处理设施12座,2516个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规范有效治理,占全市行政村总数近80%,基本建立了有清运车辆、有保洁队伍、有资金保障的“三有”长效管护机制;农村街院绿化方面,自2014年启动实施“两年攻坚战、造林一百万”工程以来,共完成植树造林98.7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9%以上,全市全部村街基本达到国家森林城市绿化标准,村在林中、房在树中、林茂粮丰、花果飘香的绿色乡村加速形成。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