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澳优乳业、 光明乳业 收购了国外乳品公司后,上周又有澳洲最大乳品公司被中国买家收购
境外乳企频被收购 真正洋奶粉买少见少?
上周,澳大利亚政府证实,已批准将该国最大的乳品企业出售给中国买家,交易金额约合13.16亿元人民币。这不是首家中国企业对境外乳企出手的案例。此前,澳优乳业全资收购了荷兰海普诺凯乳业集团、光明乳业收购了以色列乳品公司TNUVA集团、荷仕兰也全资收购了一家新西兰工厂及四万亩的牧场。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累计进口奶粉54.7万吨,在境外乳企频被收购的情况下,不禁有消费者产生疑问:未来真正的进口奶粉会不会越来越少了?
越来越多“洋奶粉”拥有中国背景
此次被收购的澳洲乳企VDL,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奶牛农场企业,商务部官网信息显示,始建于1825年的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土地公司在塔州西北地区拥有25个农场,19000公顷牧场上养殖了2.6万头奶牛。该公司年产牛奶1亿升,为澳洲最大单体牛奶供应商,也是澳洲最古老、最大的乳制品公司之一。
而澳优收购的海普诺凯,也是荷兰的百年乳企,不仅生产牛奶粉,也是是目前欧洲最大的羊奶产品生产商和出口商。旗下的羊奶粉佳贝艾特也是海关公布的中国进口量最大的羊奶粉品牌。
光明乳业收购的TNUVA集团不仅是以色列最大的乳制品企业,在肉类、冷冻食品等领域也有优势,公司已有超过85年的历史。按当时的收购价来算,TNUVA的市场价值达到153亿人民币。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说越来越多的进口奶粉拥有中资背景,目前来看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其实不只境外收购,还有境外投资———直接在境外建厂。如伊利在新西兰建大洋洲乳业生产基地,蒙牛雅士利在新西兰的新工厂去年已经开业, 新希望 宣布在澳洲投资23亿建首个万头牧场,圣元在法国的新工厂也有望今年投产。
“并购境外乳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原装进口的购买,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消费者对国产牛奶的不放心。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像娃哈哈、合生元、澳优、东北的几家乳企,都直接在境外投资。”乳业专家王丁棉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另一个原因就是境外奶源的生产成本也比较低,有一定的利润空间。
或会对养殖业有一定冲击
越来越多的“进口奶粉”背后都是“中国投资”,这是否意味着以后中国消费者想买真正的洋奶粉越来越难了?
宋亮表示,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看,外资奶企在本土化(像惠氏在中国有工厂),本土奶粉在国际化,可以说未来根本不需要分什么国产和进口奶粉。“任何一个产品,只要能满足市场需求,就都是好产品。”他表示,中国是巨大的乳粉消费市场,仅靠本土供应是不可能满足需求的,海外进口是必然补充。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些进口奶粉有中资投资背景,其实也是很好的发展方向。中国市场未来一定会跟国际市场融合起来。
另外,王丁棉表示,中国企业直接控制海外奶源,可能会对中国的养殖业有一定冲击———减少对中国奶源的使用。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原奶生产国,但是和畜牧等其他行业相比,奶业发展仍滞后。此前也发生过杀牛倒奶的现象,奶业并未走出“寒冬”。
但要注意的是,我国奶价高于主要乳制品出口国是一个常态化特征。因此宋亮表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然会走资源优化配置之路,而低成本、高效率的配置符合市场发展原则。“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会进一步融合,在满足本土市场需求的过程中,会出现生产与资源的瓶颈,走出国门很有补充意义。”但要注意的是,在奶源上,仅靠国内不行,仅靠国外也不行。国际资源与国内要共同发展,协调发展而不是冲突矛盾、分而治之。“放弃本土资源也不行,会提高国外奶价。既然本土优势不在成本上,那么可以考虑朝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方向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伊晓霞 实习生 吴容
责任编辑:崔有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