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消费者眼中,高星级酒店一直是传统而高冷的行业,如何让普通消费者和五星级酒店产生互动?
近日,瑞意聚动创始人曹贺鹏在正和岛「约局」开启分享局,用精彩的实战案例告诉传统企业如何通过互联网实现销售增量。
我一直从事互联网行业,致力于通过互联网新兴媒体(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帮助传统企业做传播,进而实现销售。四年前,我开始为酒店行业提供品牌传播和电子商务销售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以帮助更多的高端服务企业进行消费升级。
如何让普通消费者到五星级酒店来就餐?
酒店这个行业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传播非常难做。从2014年开始酒店行业面临消费服务转型,三公消费的削减给高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就需要吸引更多的客源。
我们当时的思路是,很多消费者没有去五星级酒店用餐的意识,甚至不知道五星级酒店有这样的餐厅,于是我们快速开通了酒店的微信公众号,在微信端展示酒店的就餐环境、菜品特色,价格比路边的餐厅还要便宜,消费者可以直接在微信里预约位置、点好菜品,预付定金。
通过这样的解决方案,该五星级酒店的餐饮消费增长了20%-25%,而以前这部分潜在消费者是被隐藏的,这说明,我们要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通过特定的场景展示给消费者,进而转化成销售。
如何实现用户的自发传播?
我们当时给国贸CBD的高星酒店做了一个推广活动,酒店提供买一赠一的优惠服务,但消费者本人无法获得赠品,只能转赠给微信好友,这样就实现了老用户的口碑传播,并通过分享机制为我们带来了新用户。
再举一个例子。每逢中秋节、端午节,酒店都会推出一些商务礼品,以前,只能在酒店采购,再送给客户,反三公消费后,没有人敢明目张胆地把礼品送到客户家里或工作场所,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何保证销售额呢?当时也是利用了微信的分享机制。
作为一个送礼人,在微信里购买了礼品以后,直接微信转赠给送礼对象,当对方打开微信,可以看到一段电子的语音祝福,同时告知他有一份礼品,可以自己到酒店来取,也可以让酒店快递,就这样,我们把线下的送礼场景转化到了线上,这种巧妙的互动,更实在地让送礼人和收礼人感受到情谊。
所以,传统企业做互联网转型,第一步是通过互联网实现销售,可以在天猫、京东、微信、微博去做;
第二步是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口碑传播,如何口碑传播?就是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分享机制,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微博、微信;
第三步是为用户建立一个社群,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微信群,在社群里打造什么?我们要让同一圈层的人有更高层次的交流,建立持续的联系。
如何维系用户?
我们可以为会员订制产品和服务,举个例子,现在大部分酒店,关注微信即可得30元优惠券,但有的客户已经在酒店里消费了10万块钱,他们不是应该拿到一两千的优惠券吗?所以,一定要用互联网构建用户大数据,这样才可以为用户定制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权益与政策等,提升附加值。
我们还要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推出品牌理念,倡导新的生活方式。比如针对五星级酒店的客户,我们每年都会举办公益马拉松,让用户更重视健康,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帮助他人,通过这样的活动用户和我们建立了紧密的关联。
为什么消费者偏爱1888?
在消费升级、产品供过于求的背景下,消费者不再希望和别人用一样的东西、穿同样的服装、开一样的车,消费者需要个性化的东西。
因此,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用户需求出发,从企业思维转变成用户思维。我们可以对种子用户做问卷调查,甚至众筹产品,通过他们的极致要求审视我们对消费者需求的理解是否到位。
2014年,我为酒店行业做餐饮预付的时候,微信支付刚刚起步,我们心里是没底的,最开始推出的都是188元、288元这种非常便宜的价格,推了一个月之后,发现效果不是很好,于是我们跟酒店探讨,有没有吸引力更大的套餐,酒店说有,但价格不菲,要1888元,酒店问我们能卖出多少,我们也不知道,于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将1888元的套餐推向了市场,出乎意料的是,这一个套餐产生了近40万的交易额!因为这个套餐在店里无法享受到,只能通过微信预付,这种个性化的预购瞬间引爆了消费者。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不要假定用户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而是用结果、数据和事实说话。
传统企业转型,必问自己三个问题: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要考虑几件事:第一,如何让更多的消费者接收到我们的产品与服务,并且产生消费?第二,如何让用户参与进来,实现品牌的口碑传播?第三,如何把新老用户纳入数据库,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服务、活动、权益等?其实无论哪个行业做互联网转型,都要解决以上三个问题。
举汽车行业的例子,以前汽车行业的产品与服务只能通过4S店购买,现在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购车、售后都可以实现了,如何利用互联网口碑传播?上门接车、上门洗车、车友俱乐部、围绕用户需求构建汽车社群。
再举一个养生行业的例子,如何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中医艾灸服务?通过专家义诊、线上预约免费体检,让消费者把中医艾灸带给自己的身体变化在微信里口碑传播,最终形成养生社群。
传统企业转型有三个前提条件
第一要转换思维,真正了解用户需求;第二要快速进行产品迭代,不断响应用户需求的变化;第三要组织结构扁平化,营销传播、售后服务等各个部门要在第一时间解决消费者问题。
传统企业转型,首先要打通线上线下的经营模式,让消费者在线上不仅能了解品牌、咨询互动,还能在线上实现支付、购买、成为会员,享受会员权益,获得下一次购买的动力;其次,线上线下打通后,会产生大量的用户数据,我们要围绕这些数据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为企业经营做决策,让数据检验我们的产品。
Q&A
1、从B2C的红海向某一个细分垂直领域的蓝海挺进的时候,如何锁定目标客户?如何引爆?
曹贺鹏:现在用户的需求足够细分和垂直,也就是说我们的用户越来越窄,需求越来越深度,越来越需要订制的体验和订制的价格。
如何锁定目标用户?我们要有一个围绕目标人群的数据库,在传播的渠道上,对他们的媒体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哪些媒体触点可以影响到这些人,当前营销传播的趋势是自媒体,越来越多的垂直用户群有自己的意见领袖,我们可以通过和意见领袖合作引爆传播;在传播的内容上,要生产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制造可以深度参与的线上线下活动,从而把我们的产品与服务,集中覆盖到他们,并对后期数据进行密切跟踪,回传到数据库里做进一步的分析。
2、我和朋友在做一个女性概念的APP,我们的社群和公众号都做得不错,但APP用户活跃度不高,如何把用户导流到APP,激活APP的用户活跃度?
曹贺鹏:这是很多传统企业在互联网转型时共同面临的问题。你们建立这样的社群,是想为女性群体提供什么?是内容?是情感?还是帮他们推荐一些化妆品或者导购的体验?是偏功能还是体验生活?回到原点,我们要为女性用户群提供什么样的功能和服务,了解清楚这件事情之后,我们就知道什么内容要放到PC端,什么功能放到微信端,什么功能放到APP里去。
分析好之后,我们把品牌传播放到PC端官网或者移动官网里;一些互动型、传播型的可以放在微博或者微信里;把一些深度的服务型的功能放到APP里,或者放到微信公众账号里。
比如我看到某平台的一个活动我非常感兴趣,报名要在APP里完成,那么我会迫不及待地打开APP报名;如果一篇文章,微信上也有,APP里也有,我能在微信看为什么要在你的APP上看呢?我们要提供一些额外的服务,让用户知道必须使用APP才可以享用到,我建议把独有的、会员专享的服务放到APP里,如果技术能力有限,我更建议你放在微信端,通过H5做更轻便的开发响应用户需求。
只有做好这样的内容、功能的区隔,才能实现正确的导流。
3、企业转型做“互联网+”是自己组建团队好还是找外包服务好?
曹贺鹏:这个问题特别有代表性,我感触特别多。可能传统企业转型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是野蛮生长的过程,互联网人才大部分有自己的局限性,传统企业招人往往只招互联网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当企业面临转型,这样的团队结构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快速变革,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带来转型的效果。
找外包团队其实也很尴尬,因为没有既懂理论又能接地气的互联网综合团队。所以无论是自己组建团队还是找外包服务,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在转型初期,我建议引入外部专家,将外部团队引入企业内部,慢慢培养自己的互联网团队。这是一个长期性的选择,外部专家提供理念性的工作建议,内部团队快速执行,建立起这样的双引擎。
4、如何将传统客户(政府、国企、外资企业)导流到线上?另外,我们公司做企业级的差旅管理服务,这样的业务存在一个矛盾,虽然做的2B业务,但大B下面有很多小C,如何解决大B和小C之间的矛盾?
曹贺鹏:我们没有这样的层级概念,所有的消费者都是用户。我们做2B的客户,要处理好客户关系,用产品可以更好地服务他们的C,从服务体验上来说是相通的,尤其对于差旅行业。
我举一个例子,如果我是B企业下的工作人员C,入住的五星级酒店必须开发票才能报销,开专用发票必须提供企业的资质,其实我们做好一点就行,即快速申请开发票的功能,就这一个功能点,就可以打动B的客户,如果你是B下面的C,你不用管发票的事情,这可以节约许多时间和精力,也可以吸引很多企业跟你合作。
所以,不管做2B还是2C,我们只要考虑怎么帮他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5、 “互联网+”为传统企业服务喜欢什么样的对象?
曹贺鹏:第一,我为很多传统企业做过咨询,我非常愿意为对互联网感兴趣的企业家服务,他们愿意学习,忘掉自己的企业家身份,像个小学生一样求知。
第二,不要怀疑、不要动摇,一定要尊重顾问。当我们创新的时候,怀疑会让你很难把事情执行到位。华为请咨询顾问的时候,任正非说:“我就是要听我的咨询顾问的。”并且给予一定的主导权,让其真正深入企业内部、了解企业,每个部门一起做“互联网+”,当企业内部形成了统一的认知即“我们一定要转型”的时候,阻力会小许多。
第三,一定要行动。如果你一直观察、思考,但就是不去做,那么你永远无法转型。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让你的客服团队不要再通过电话接受咨询服务,让他们通过微博、微信接收更多客户的咨询,通过电话你只有一个触点,当你有了微信、微博等等之后,你就有了更多的触点和用户建立关联。真正的“互联网+”,是每一个员工都具备互联网的能力,具备通过互联网服务消费者、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
6、如果找外包,公司需要安排什么样能力的人员对接?
曹贺鹏:最好是一把手参与其中。如果我们请一个顾问,每一个部门的一把手、中高层甚至一线的员工都参与进来,我们要注重一线服务团队,比如客服团队就是“互联网+”转型的先锋队,因为他们最了解用户,要让他们成为转型的驱动力。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