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深度 > 风险防范 > 正文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聪明人?

来源: 正和岛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虽然聪明,但还是达不到自己希望的水平;由于理解能力超群,导致比他人更容易悲伤忧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却没有让脑力真正发挥作用;希望能够有在智力或艺术攻坚方面有所产出,却苦于没有成果;与自己的文化、家庭、朋友疏远,时常感到孤独……

如果你有上述困惑,这篇文章你值得拥有。

占总人数15%的聪明人,每分每秒都在试图解决10亿人共同面临的难题,谁又能解决他们面临的困惑和痛苦呢?

▌一、聪明人一生中躲之不及的15个挑战

“聪明”是聪明人的显著特征。每个聪明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要面对各自的挑战。虽然每个人会经历不同的挑战,但是有15项挑战是大家都要面对的:

1.活在一个蔑视聪明才智的社会/世界里。

2.活在一个不仅蔑视聪明才智,甚至让聪明人禁言的社会/世界里(因为聪明人会指出领导者的欺瞒、前后矛盾、不公,会削弱领导者的权力)。

3.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却没有让脑力发挥作用。

4.由于权力结构和工作环境的原因,虽有好点子却无法实践。

5.饱受病痛、恶习的折磨(如吸烟),以致难以集中精力应对难题。

6.与自己的文化、家庭、朋友疏远,无法同步。

7.不得不一生都从事重复性的工作,被困在了某个学科的一角。

8.生活在压抑儿童的文化中,因此大器晚成者和贫苦家庭的孩子不能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

9.由于大脑没有通断开关,所以大脑不断运转,那就可能会出现失眠、狂躁、强迫症、冲动行为、成瘾等问题。

10.希望能够有所产出(在智力或艺术攻坚方面),却苦于没有成果。

11.虽然聪明,但是还达不到自己希望达到的水平。

12.被动地运用脑力进行思考,以便缓解焦虑。

13.热爱语言,却过于掉书袋(比如沉迷于伟大的美国小说并过于刻意寻找信息中丢失的环节等)。

14.由于理解能力超群,导致比他人更悲伤忧虑。

15.以传统的方式看待宇宙的本质,而对事物的意义与价值产生疑问。

▌二、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聪明人?

聪明人一开始就是聪明人,但这个世界设计了各种方法“希望”我们变笨,禁锢我们的思想,限制我们的自由。是什么让聪明人不断受伤?

1.能力差距、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痛苦

人类这种物种有一种讽刺的特性,那就是我们会从事一些自己无法胜任的脑力劳动。

当我们认识到我们所热爱的工作,并没有可疑和艰涩地难以应付,我们就会感到痛苦,不论这是不是最高层次的物理学、宪法、心理小说或者生物研究,这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你非但不能够着手进行对你而言最有意义的工作,而且你意识到你在原地踏步,因为你的大脑需要更多的马力。因此,你会认为生活就是一场骗局,责怪成长剥夺了你的某些天分与感知悲伤和挫折的渠道——这都是因为自然发生的差距横亘在你想要什么、需要什么以及你拥有什么之间。

2.追求完美带来的思考焦虑

在处理各类引发焦虑的任务过程中,如果人们想尽善尽美,那么他就必须妥善处理焦虑情绪。舞者、歌手、演员,其他的表演者不得不应对行为焦虑。以飞行为生的人,包括飞行员、机组成员势必面对飞行带来的恐惧——如果这种恐惧困扰着他的话。以脑力工作为主的人必须处理真实的、无法逃避的、严重的思考焦虑。

即使我们原本就能胜任某一特定的思考工作,也无须与恼人的智能差距抗争,聪明人还是需要应对思考焦虑的——当你思考的时候,它就会出现。你不妨想象一下被困在电梯间的感觉,而电梯正好卡在楼层间停滞不前,思考就是这样。当我们因为各种迫使我们寻找答案的问题,比如试题、工作问题、个人问题、研究问题、艺术难题而陷入了大脑的某一处封闭空间时,焦虑感就会浮现。

3.语言和逻辑的挟制和引诱

聪明人很可能会怀有这样的直觉——他们能一眼看穿一些常规的把戏,这些把戏通常是某些人以语言为媒介,目的是进行欺诈、游说和兜售。他们对层出不穷的诸如“全新升级”之类的广告词嗤之以鼻,也对政客、经济学家的演说不屑一顾。

聪明人貌似深谙语言操纵的普遍规律,但事实上他们和所有人一样,不知不觉掉入社会、媒体、统治阶级早已设好的隐喻陷阱,即使潜意识里他们对此心知肚明,但最终还是受到了挟制和引诱。

对一个聪明人来说,他很擅长通过语言和经不起推敲的逻辑来草率地得出有利于他的结论。任何聪明人只要通过具有诱惑力的语言和站不住脚的逻辑都可以辩解为什么他必须比其他人得到更多,为什么他的理论比他人更正确。

或许你心知肚明,下意识避开使用诱惑性的语言和站不住脚的逻辑,但是挑战和痛苦仍然如影随形,如果你意识到它的存在,那么就会发现周边全是它的蛛丝马迹,而它们注定让你火冒三丈。

比方说,一个知名演说家带着最炙手可热的教学法来到你们学校,而你却一眼看穿他的伎俩,你会怎么做?你向他发出嘘声,除非你不想继续工作了。如果陪审员给你一套错误的说辞,你如何应对?你不可能向法官求救。

……

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你别无他法,你也的确无能为力。你茕茕独立,愤世嫉俗,愤懑难抑。这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地复制他人的做法。像所有聪明人那样,你不免受到了感染而使用语言和逻辑为自己辩护,提出观点,维护自身利益因此你需要面对自己的伪善。

4.拥有坚定但并不引以为豪的信念

为数众多的聪明练达之人胸怀热情、志趣,他们接受教育然后开始自己的事业追求。虽然如此,他们却从未脚踏实地从事真正心仪之事(比如某门学科、某种行业、某种生活方式);甚至他们对自己心怀的那种热情、志趣也很快就感到厌倦不已。

通常情况下,某些人认为自己一生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无聊和乏味的。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他感兴趣,也没有什么事情是有意义的。他从这件事情跳到那件事情,从那件事情跳到另一件事情,所有的一切都功亏一篑。

这样的状态很像卡夫卡笔下的“饥饿的艺术家”——能够长期绝食,以至于被送进马戏团供人参观取乐,直到慢慢饿死。从他的角度来说,他别无所长,没有任何能激发他食欲的东西。

许多聪明人都陷入了一种古怪的窠臼中,他们有一种坚定而并不引以为豪的信念:那就是没有他感兴趣的事物,也没有什么事物能够让他产生兴趣。他们声称如果某样事情能强烈地激发他们的兴趣,那么他们会义无反顾,然而这样的宣言听起来是如此空洞。

不管痼疾的真正病因是什么,无数的聪明人过着和饥饿艺术家并无二致的生活,百无聊赖,日益消沉。

▌三、聪明人需要“自我治愈”

假如你是人群中最聪明的那15%,你将如何应对上文的这些挑战呢?心理学家埃里克·麦瑟尔(Eric Maisel)给出了以下建议:

1.自我定位。根据你所认为的意义有效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2.坚持主要的晨间练习。

3.以最艰巨的意义挑战为目标。

4.安排空闲时间,从容度日。

5.应对特殊的环境。

6.以有助于你的方式思考和行动。

如果你赞同这样的人生观,你将按照如下清晰的方式行事:你将参与到以价值为基础构建意义的工作中,因为你明白这种方式的生活将最妥善地维护你的价值观和原则,识别出你特殊的、由聪明才智所引发的问题,让你以自己的成就为荣,缓解焦虑和痛苦。你坦然接受了自己的能力所限之处,力所不能及之处。你将以一个更好的、全新的姿态面对生活,正如少数人所做的那样,每天一早起来,真诚地告诉自己:“我知道什么对我是重要的,今天我要朝着目标努力前行。”

世上最聪明的人并不会组成一支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也不会众口一词。当他们汇聚在一起的时候,未必会带来美好。他们不过是人类物种中最聪明的15%,仅此而已。但你可以尽自己所能缓解焦虑情绪,迎接挑战,并且通过不懈的努力,让自己为之自豪,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理智、勇敢、为目标而生,我们这个群体完全有能力这么做。

责任编辑 :郝杰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