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上午,自治区司法厅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了内蒙古澳兰蒙汉双语律师公益法律服务站成立仪式,并召开蒙汉双语律师公益法律服务专题交流研讨会,全国首家蒙汉双语律师公益法律服务站正式挂牌。
内蒙古蒙语使用广泛,全区共有424万蒙古族群众,目前,全区共有律师事务所458家,执业律师5374人,能用蒙汉两种语言文字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不足300人,占全区律师总人数的5%,1名蒙汉双语律师平均服务近2万名蒙古族群众,蒙汉双语法律服务需求较大。
蒙汉双语律师公益法律服务站的成立,旨在为贫困牧民提供法律援助,在诉讼中保障弱势群体权益,化解群众法律纠纷,为农牧业合作社防范法律风险、为其经济活动提供法律支援。同时,也为提高双语律师执业能力、服务基层牧区与中俄蒙经贸往来提供了的重要平台。
利用现有律师法律服务资源,经自治区司法厅批准,依托以蒙汉双语为服务特色的内蒙古澳兰律师事务所建立蒙汉双语律师公益法律服务站,是内蒙古深化律师制度改革的具体举措。
2015年以来,司法厅明确要求全区各地加强蒙汉双语律师人才培养工作,并将此项任务列入2016年全区司法行政工作年度绩效考评内容。截至目前,19个蒙汉双语青年律师培育基地。今年起,还将启动蒙汉双语青年律师培养扶持工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年至少培养100名蒙汉双语青年律师,加快双语法律服务人才建设,尽快缓解内蒙古蒙汉双语律师短缺的状况。(杨凡)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