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央妈公布几个惊人数字!别碰,这两种房子最危险
8月12日,央行发布了7月份的金融数据,让人担心。
一、7月新增贷款4636亿元,全是房贷!
数据显示,中国7月新增贷款4636亿元,创2014年7月以来新低。
(数据来源:央行)
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7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9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77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减少2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01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51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7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55亿元。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799亿美元,同比下降16.8%,当月外币贷款减少52亿美元。
以上数据说明:贷款还得靠房贷,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了4773亿,也就是7月的总量!可见企业需求是没有新增了。
此外,企业贷款总量没有增长,票据逆市增长,侧面说明了银行通过票据来增加信贷规模,也就说明了7月票据利率连连下降!
百废房兴?房地产包场了!
从7月的金融数据可以得出,除了房地产外的实体经济都没有从金融体系获得资金。
下面这张图说明,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滑坡似下降。干啥都不挣钱,企业不想投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前几天新闻里报道《中国企业坐拥一万亿美元现金,却找不到花钱的理由》,也说明了,企业根本就没有资金需求,就算银行愿意贷,企业也不要。
文章里说:“在历史上,中国企业手头从来没有过如此多的现金,却又有如此少的投资目标。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陷入25年以来最疲软的状态,以及投资机会稀缺,中国公司公布的上个季度现金持有量大增18%,达到1.2万亿美元,创出6年来最大增幅。”
当整个市场只剩下房地产还在不断地拉升,只有房地产在扩张,一业兴而百业衰的时候,天知道,它能维持多久。
知名政经评论员雷思海对此点评道:
现在的地方政策,依靠的基本是涨价的恐惧,驱逐买房人进场。房地产是吗啡,给中国经济问题做手术的时候扎一针,缓解一下疼痛是可以的。但是,若因此而上瘾,一发而不可收,彻底了依赖上了这个毒品,那么,我们将会把自己置于危险之境地。这样的局面,不适可而止的话,房地产恐怕最终成为毁掉中国经济的洪荒之力。
7月新增贷款仅为6月的三分之一
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636亿元,同比少增1.01万亿元。6月份这个数字是13800亿元。
市场之萧条,活跃度和积极性之低,让人寒心。
还有M2增速,大家自己看下表吧: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以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若M2长期停留在GDP增速的1.5倍以内,则可能爆发钱荒。目前GDP增速是6.7%,M2增速是10.2%,则M2增速(印钱速度)是GDP增速(创造财富的速度)的1.52倍。
知名财经评论员刘晓博认为,如果进一步减速到10%,并保持不变一段时间。则比值就回落到1.5倍以内,这样市场利率将很快走高,楼市股市将出现下跌。若M2增速跟GDP增速保持一致,则楼市将全面停止上涨,开始逆转为跌市。
所以,想让楼市泡沫破裂是非常容易的,但这样后果不堪设想。
权威数据告诉你:这两种房子最危险!
目前国家正在全力推动楼市去库存,所以“商品房待售面积”的数据非常重要。我们比较了去年6月末、去年12月末、今年6月末和今年7月末四个时间节点的数据,从中发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现象。
下面是2015年6月末的相关数据:
图一
下面是2015年12月末的数据:
图二
下面是2016年6月末的数据:
图三
下面是2016年7月末的数据:
图四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在上述四个时间节点分别是65738万平方米、71853万平方米、71416万平方米、71382万平方米。从去年12月以来,商品房库存量的确有所下降,但跟去年6月相比,仍然出现了显著的增长。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牛市不能去库存,只能增加库存,因为开发商见到有利可图,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会大幅增长。
不信?仍然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说话,下面是去年6月新开工面积:
图五
下面是今年7月新开工面积:
图六
可以看出,今年7月新开工面积比去年6月上升了将近四成。所以,随着楼市开始降温,未来几个月中国房地产库存量将继续反弹,最终全面超过去年年底的水平。
仍然看表一、表二和表三、表四。我们可以发现,商品房中,住宅的库存量去年12月(表二)见顶之后,到2016年6月和7月有所降低。但如果你看一下“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就会发现库存是直线上升的。也就说,这轮房地产政策牛市对住宅还有点作用,对“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完全没有作用。
“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是房子里的奢侈品,跟城市繁华程度成正比。但即便上海这样的城市,都开始全面限制商业办公用房了,至于成都、沈阳这种二线城市已经全面过剩,空置率大增。虽然国家允许改变用途,但这个办法也只能对有人口增量的中心城市有用,对于连住宅都过剩的城市,基本上没有用。
“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之所以风险巨大,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前几年住宅限购,开发商弄出了大量的商业办公用房,远远超出了城市需要。地方官员追求城市的外表光鲜,盲目上了很多这类项目。商办用房不同住宅,不是刚需,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
第二,互联网解构了商铺的需求和价值,大量的“提袋消费”(比如服装鞋帽、小家电等)转到了网上,只余下了生鲜消费和体验式消费(比如电影院、溜冰场、游戏厅、培训)。
第三,多数城市允许在住宅楼里注册公司和办公,这让纯写字楼的需求也不断被分流。
总之,“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已经成为当前最危险的物业,在北上深,不仅办公楼跟住宅出现了价格倒挂,甚至商铺都开始跟高档住宅价格倒挂了。我们只能叹息一声:这世界变化太快!
21财闻汇综合自:21世纪明天日报、天天说钱、政经纵横谈、财经主张、财经韬略等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