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天津新区加大养老事业投入 让“银发族”乐享晚年

来源: 天津北方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日前从滨海新区民政局了解到,随着新区城市建设逐渐完善,人口密度不断增大,老年人口数量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目前新区户籍老年人口约为26万,六年来增长了44.44%,随之而来的养老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对此,新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探索发展政府主导、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走在全市前列,如实施高龄老人关爱金、兴建现代化老年养护院、全资支持街镇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以改善社区养老设施环境……滨海新区为老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使所有60岁以上“全龄”老人都能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化养老体系

今年6月,新区公建民营的天同贻芳托老所投入运营,为核心区再添108张养老床位;社会力量兴办的枫叶正红老年养护院,有床位120张,可以为汉沽地区的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这些养老服务平台是滨海新区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化养老的典型体现。

为进一步增加养老院床位供应,新区投资建设的滨海新区第一老年养护院和第二老年养护院均已竣工,目前正为正式开业做准备,滨海新区第三老年养护院已开工,这三所养老机构将分别满足塘沽、汉沽、大港地区的老人入住需求,均采用医养结合模式。汉沽河西托老所预计今年开工,中塘镇托老所已完成选址。同时,新区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2014年至今,新批建“医养结合”型民办养老机构13家,设计床位4000张,部分已投用并开展社区延伸服务。

在加大机构建设的同时,新区加快居家社区养老的发展。目前,新区19个街镇共建成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147个(1130张床位),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150个、社区食堂57个、配餐中心2个,社区养老设施覆盖率显著提升。

完善养老政策体系

据了解,去年滨海新区为约15万人次的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了免费体检。为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是滨海新区众多养老政策中的一个,滨海新区成立后,民政部门逐步统一养老政策,使新区的老年人可享受到均衡的服务。滨海新区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赵光宇介绍说:“一般而言,民政部门主要保障的是孤寡、低保等困难老人群体,但是滨海新区要让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都老有所养。”

滨海新区老年人主要集中在原塘沽、汉沽、大港的老城区,各区域之间的硬件设施水平、政策配套参差不齐。结合民政工作的整体规划,区民政局针对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配套政策、细化了措施,使滨海新区所有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新区发展的成果。其中高龄老人关爱金这一福利走在了全市乃至全国前列,发放对象是80周岁及以上、具有新区户籍满1年(百岁老人户籍满10年)及以上的城乡老年人。80-8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10元关爱金,90-9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发放200元关爱金,100周岁及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3500元关爱金(汉沽地区新增百岁老人统一按照新标准执行)。

老有所为、“乐”在社区

2015年,新区投资新建的大港老年大学以崭新的面貌重新亮相,新校舍拥有近6000平方米的独立教学楼,各种专业教室一应俱全,目前已招收学员4010人,很多热门课程甚至出现了预约报名的火爆现象。

老年大学是老年人学习、休闲、娱乐的平台,新区各老城区原有的老年大学设施较为简陋,继大港老年大学投入使用后,目前滨海新区老年大学和汉沽地区老年大学建设工程也列入重点项目,待建成后也将成为设施一流、教学现代化的老年大学。

老年人除了在老年大学展示自我、学习知识之外,社区的各类社会组织也是他们的活动阵地。记者了解到,滨海新区的社区社会组织已经达到了3000余个,在这些社会组织中,老年人成为了主力军,他们在社会文化、困难帮扶、平安建设等方面发挥余热,贡献一己之力,同时结交新朋友,找到新的人生目标,实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以老助老不言倦三年服务千余次

今年72岁的冯作奎,是和美苑社区“以老助老”志愿者服务队成员,也是社区理发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三年来,他走家串户上门为身边的老人义务服务千余次,志愿理发500多人次,在“以老助老”的志愿服务道路上唱响了自己的夕阳红。

“如今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而这些多样化的需求,仅靠家庭及个人难以顾全也难以做好。和美苑社区‘以老助老’志愿服务活动面向的就是社区空巢、困难、患病的高龄老年人,针对老人最迫切的需求,解决了最现实的问题。”冯作奎告诉记者,三年前,他加入了和美苑社区“以老助老”志愿者服务队,一直担负着和美苑小区以及和盛苑小区30多位老人的义务理发工作,基本都是子女不在身边,腿脚不便,身体健康欠佳以及生活条件不太好的老人。“他们一个电话,我马上上门。这些老人平时很少外出,也很少有陪他们说话的人,因此精神状态普遍低迷,我在入户理发的时候发现很多老人都特别关心身边的大事小情,只是苦于没有一个陪他们说话的人。儿女都以为老人有吃有喝就满足了,其实老人们最渴望的还是精神上的补给。”身为老人的冯作奎心里深知老年人的这一诉求,于是平时特别留意国内外的新闻热点和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在帮助老人理发的同时,除了关心老人的身体状况,他更愿意和他们唠唠家常、谈谈心。久而久之,老人们的心门也逐渐打开,很多和冯作奎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让冯作奎收获了发自内心的满满的成就感。

三年来,冯作奎为身边的老人上门服务上千次,义务理发500多人次。“虽然自己也是一名老人,但我早把助老志愿服务当成了自己晚年的一份事业,不仅能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也能让我结交更多的老年朋友,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我要把这份事业坚持下去,直到自己老得走不动路,拿不起推子。”冯作奎不但自己这样做了,还带动妻子一起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北方网编辑张晶晶)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