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海波、郅振华、杨超 记者白增安)初冬时节,武安市项目建设掀起阵阵热潮。近日,武安新能源北方产业园三期工程投产、四期工程开工建设,温州新材料产业园等7个项目在武安工业园区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59.1亿元。今年,武安市拓展招商领域,以开放的办法引项目;建设三大园区,以集群的思路聚项目;完善推进机制,以有力举措建项目,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以开放的办法引项目。成立招商团队开展全方位招商、精准招商,引进了碧桂园、葛洲坝、杭萧钢构等一批重大战略投资项目。同时,优化投资环境,完善落实“一个项目、一名市级领导、一个领办单位”的“三个一”服务保障体系,打造“两个零接触”(即项目业主在项目手续办理和征地过程中不接触职能部门和被征地群众),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学习借鉴浙江海宁经验,探索建立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排序机制,确保年度新增土地指标的60%以上用于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城镇建设、旅游开发、公用事业等项目。
以集群的思路聚项目。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产业转型升级主平台,武安工业园区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产业,青龙山工业园区由新峰循环经济示范园和钢铁深加工产业园两个“园中园”组成,形成以精品深加工、精密铸造、装备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南洺河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以钢铁、煤焦化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三大园区统筹规划、优势互补,目前入区企业210家,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400亿元,成为武安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完善推进机制。该市今年谋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40个,总投资860亿元。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实行重点项目“周协调、月调度、季观摩”督导制度,每周五定为全市项目建设工作日,每季度末举行一次观摩评比。重点项目建设、谋划新上项目等任务指标纳入对各乡镇和市直各单位目标考核体系,对项目建设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问责,确保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