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观察与声音 > 正文

杨振宁对不起!我更喜欢你的同学—许渊冲

来源: 正和岛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他是杨振宁的昔日同窗,96岁的他,忠于翻译70余年,曾与诺贝尔奖仅有一步之遥,他就是中国翻译界的泰斗级人物——许渊冲。

一夜之间,许老火了。






▲ 网友对许渊冲的评价

诗千首,恰少年

许渊冲的家庭虽然不是大富大贵,可是却热爱读书。渊冲这个名字是父亲起的,起源于《文选·陆机》里的“茂德渊冲,天姿玉裕”,希望他成为博学能士、出人头地。

提出美好期许的是父亲,引导许渊冲进入翻译殿堂的,却是他的表叔翻译家——熊式一。


▲ 翻译家熊式一画像

熊式一曾创作了英文话剧《王宝钏》,1934年由英国麦勋书局出版,第二年,《王宝钏》在纽约百老汇上演,瞬间引起轰动。


▲ 《王宝钗》百老汇的宣传海报

表叔的成就鼓舞着许渊冲,让年幼的他立志成为一名翻译家。


▲ 中学时代的许渊冲(左一)

西南联大五大才子

1938年,许渊冲以第七名的优异成绩考取西南联大,观遍中国的教育史,再也找不出一所像西南联大藏龙卧虎的学校。


▲ 西南联大旧址

当时西南联大有五才子之说,

湖北朱(光亚),安徽杨(振宁),

外加许(渊冲)二王(王传纶、王希季),

理文法工五堵墙。

意思是说:五人才识过人,像一堵墙一样难超越。


▲ 从左到右

朱光亚、许渊冲、杨振宁、王传纶、王希季

这是五才子唯一的一张合影

然而,令许渊冲真正声名鹊起的却是这两个人:一是飞虎队的陈纳德将军,另一个就是朗读者节目中说的那位女同学。


▲ 陈纳德,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将,二战时曾帮助中国作战,有“飞虎将军”之称。

当时陈纳德率飞虎队来到昆明帮助中国抗日。

在欢迎招待会上,翻译不知道该如何翻译"三民主义"一词,许渊冲当即站起来翻译到: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民有,民治、民享)

陈纳德恍然大悟,吃瓜群众们拍手叫好。后来许渊冲被分配到情报科担任翻译工作,虽然不用上前线,可是这个工作更是要紧。因为翻译的都是军事机密,错一个字都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不过许渊冲的表现却异常优异,并获得了银质飞虎勋章的荣誉。


▲ 飞虎队

那个女同学,也就是许渊冲在朗读者里提及的那位,叫林同端,当时许渊冲喜欢着林同端。

一次课上,年轻的小许受了闻一多和朱光潜的启发,满怀激情地将林徽因的怀人作品《别丢掉》翻译成了英文,然后拿给闻一多和朱光潜看,备受好评,可以说这是许渊冲最早的翻译作品。

我的老师是网红

许渊冲和钱钟书的师生情谊,说是佳话一点不为过。

在许渊冲记忆中,钱钟书给他上课时才28岁,戴一副黑色大眼镜,手拿着线装书和洋装书,常常身穿一套咖啡色西装。第一堂课的时候,钱钟书就操着一口牛津强,要学生们都去学习标准的伦敦音。


▲ 钱钟书与杨铎

毕业以后,学生遇到非议时,老师总是力挺;学生遇到疑问时,老师总是解惑;学生受到肯定时,老师总是祝贺。

文革时期,许渊冲在翻译《为女兵题照》中的“不爱红装爱武装”时,他把“红装”译为“powder the face(涂脂抹粉)”,“武装”译为“face the powder(面对硝烟)”,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红”与“武”的对应和“装”的重复,堪称妙绝。

但他这样“少而精”的翻译,却招来了造反派、红卫兵的批斗。好在钱钟书先生适时站了出来,力挺他的译诗,才化解了他的危机。


▲ 左:钱钟书 右:许渊冲

1987年,许渊冲的英译《李白诗选一百首》出版了,他马上寄了一本给钱钟书,收到了如下回信:

渊冲教授大鉴: 顷奉惠寄尊译青莲诗选,甚感。太白能通夷语,明人小说中敷陈其“草写吓蛮书”,惜其尚未及解红毛鬼子语文,不然,与君苟并世,必莫逆于心耳。专此致谢,即颂 暑安。 钱钟书上 杨绛同候

这是一位老师对弟子莫大的肯定!

许渊冲与杨振宁

许渊冲的同学中佼佼者不计其数,名气最大的当属诺贝尔获奖者--杨振宁了。


▲ 年轻时的杨振宁

在西南联大的时候,杨振宁学的是物理,但是喜爱中国古诗,而且英语极佳,因此与许渊冲成为好友。两人又同是“联大五才子”,斗嘴和竞争自然少不了。

小杨叫小许“许大炮”,意思说许渊冲嗓门大,而且心直口快。

多年后,杨振宁表示在:

读书的时候,杨振宁的运气稍微好一丢丢,许渊冲至今还记得大一英文考试,杨振宁考第一,得了80分,他考第二,得了79分。

不过人生路长着呢,几年前接受一次采访的时候,许渊冲一边喝着可乐,一边说:


不过事实证明,杨老身体好着呢!

诺奖曾经靠的那么近

2014年,许渊冲获得了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星奖”,然而却鲜有人知道,1999年,许渊冲也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之一的法国女诗人 Vallquist,曾称他的翻译是"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学的样本"。然而许渊冲的回应却非常霸气:“诺奖一年才有一个,而我们的唐诗宋词流传千年。”

第二年评委会还成立了一个5人小组,专门研究有关他的申报材料,因为申报材料始终有效。

怒放的生命

许老的名片上,赫然写着:“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

有人说人说许渊冲狂妄,却始终没有人能撼动他在翻译界的半点地位。


▲ 96岁的许渊冲,每天依旧工作到凌晨

许渊冲由衷热爱翻译。文革的时候,许老曾因为“歪曲毛泽东思想”挨了一百鞭子,一百鞭子是造反派用树枝打的,一下都不少,打得坐都坐不下来。

他的夫人照君女士只好找了个救生圈,吹足了气,给他当椅子。

“那还译不译?”

“译啊,当时只有毛泽东著作可以翻译,不但毛主席诗词,我连那些传抄的都翻译了。”

“挨打了还继续译呀?”

“唉呀,闲着更难受。”


▲ 许渊冲和夫人照君

别人心灰意冷的时候,在身体和精神都受着折磨的时候,许老犹如有金钟罩护体。他的能量在翻译上,注意力也就在翻译上,即时至今,年近百岁的许老也依旧每天工作到凌晨。他的动力来源于他挚爱了一生的事业。

许老是个真实的人,他没有名师大家那种高不可攀的气势,他每天喝可乐,骑车一小时,90岁还想下海游泳。

我们看到了他,仿佛看到了《射雕英雄传》里的老顽童。说到动情之处还能落泪,可爱也真实了太多。

所以,

对不起,杨振宁,

我更喜欢你的同学

许渊冲。

责任编辑:郝杰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