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品味 > 娱体 > 娱乐 > 正文

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昨日在沈阳收徒

来源: 辽沈晚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田连元昨日收徒。

昨日上午,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在沈阳举办了收徒仪式,沈阳著名相声演员穆凯和吉林评书演员宋春明成为田连元先生的弟子。

1988年,田连元先生首次收徒,迄今为止也只举办过五次收徒仪式,收了七名弟子。

标准严苛

近30年只收徒7人

穆凯是著名相声演员、沈阳曲艺团业务团长,曾经多次获得全国曲艺和相声大赛的奖项,是非常优秀的相声演员,此次拜师田连元先生,也是为了在曲艺道路上更进一步。

在接受采访时,中国曲协副主席、辽宁省曲协主席崔凯说起一段佳话。1988年,在一次东三省汇演中,他劝田先生收张洁兰为徒,但被田先生直接拒绝了,后来还是另外一位评书大家袁阔成先生说了句话,说张洁兰这孩子不错。

于是在那次曲艺大赛的间歇时,崔凯和当时吉林省曲协的秘书长一起主持了田连元第一次收徒仪式,张洁兰成为田连元的大弟子。

打那开始,田连元先生才开始收徒,而且一直保持收徒的高标准,他第二次收徒又是在十六年后了。

田连元收徒历来十分严格,从来不把收徒当成扩大自我影响和营销的手段,而是再三强调,收徒就是要传道、授业、解惑,并帮助徒弟在艺术造诣上得到真正的提高。

几十年来,无数评书界后辈仰慕田连元,想拜他为师,田老总共也只收了七名弟子。

穆凯作为著名相声演员,为什么能够跨门派拜在评书大家田连元门下呢?

在接受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采访时崔凯表示,现在曲艺界师承多门的不算少,这样的人才能够多方面发展。梅兰芳先生也曾经说过,他跟很多老师学习过。如果在传承传统曲艺方面局限于师门,一招一式都不能改变,那就得走向衰落。

崔凯和田连元的师门渊源颇多,这次田连元收了穆凯为徒,他也算引荐人。

穆凯之前和著名曲艺理论家耿瑛先生完成了辽宁曲艺史的撰写工作,对辽宁曲艺的脉络很清楚。在曲艺传统资料的收藏方面,他也是杰出的。评书、相声、小品,他都有表演过,又在做曲艺团的管理工作,崔凯也希望他能够有更大的发展。

田连元不担忧

评书的将来

“《杨家将》宋朝时就有了,只不过是当时的人说当时事,我们那时是后来人说从前事,媒体发达了,大家在电视上看评书联播,那时候是一种时尚,现在不是了,电视也不时髦了,都让位给网络,让位给手机。”田连元说。

尽管如此,田先生仍然保持乐观。虽然不上网,自称是网盲,但田连元透露说,他知道网上有不少说评书的,很多人都在说,说什么样他不知道,但这完全能够说明评书没有销声匿迹,也说明评书这种生命力极强的艺术品类在随着时代变化。

不过现在的说书人能否再复制他那个时代的辉煌呢?也许名气上可以,但艺术造诣并不容易达到。田先生表示,现在的说书人和他那时候不一样,以前的说书人,每天两个小时书场,面对观众,天天说,一年365天不断,这种高强度的积累、长期的实践可以让说书人随时总结经验。

现在的文化市场,你怎么炒火它?火了还会不会钻研业务?

这种想法其实也是田先生抗拒收徒的心结之一。

1988年之前,已经是全国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的田连元从未收过徒。

“我最初不收徒弟,是因为我在这个行里60年,知道这个行业很艰难甚至痛苦,你付出很大,但不一定能得到什么。所以我不希望让一些条件不错的年轻人进这个门。我干这一行是三代传下来的,知道个中艰辛。但那时候崔凯和吉林曲协的领导劝我收了第一个徒弟,而到了16年后才有第二次收徒。”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刘臣君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