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25日电 发放节水宣传手册和宣传品,现场咨询解答……日前,西城区节水办在报国寺公园内开展了以“全面建设节水城市,修复城市水生态”为主题的“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西城区市政市容委副主任姚猛、节水办主任于晓燕、副主任杨雷等领导参加本次宣传活动。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西城区节水办工作人员全部身着统一制式的执法服装,向参加活动的居民介绍《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北京市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做法。活动现场除了悬挂着宣传横幅,节水办工作人员向参加节水宣传活动的居民分发节水宣传材料和宣传品外,附近的居民对节水防汛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也很感兴趣,在仔细看着宣传材料的同时,许多居民还不时向工作人员咨询“河长制”、“海绵城市”等相关问题。
据西城区节水办的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参与创建海绵城市的浓厚氛围,动员全区人民关心水、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在全区普及节水知识,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引导和规范各行业节水行为,不断夯实西城区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基础,此次“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通过向公众发放节水宣传手册和宣传品,现场咨询解答等系列宣传活动,有效增强了全民节约水资源珍惜水资源意识、推进节水工作发展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该负责人还介绍说,活动所在地的报国寺公园是海绵城市示范项目,今年教育研修学院项目也将完工,另有五个项目将在今年展开前期。
西城区今年全面推行“河长制”,积极实施“一河一策”,明确属地负责制,通过市、区、街道三级河长制的落实,改善一环、二环水系九条河流、4个考核断面(水质),涉及11个街道办事处,30个河段,实现水清、岸绿、河畅,修复城市水生态。
为力争在今年成为全市首批节水型区,使各项节水指标符合节水型区创建标准,西城区借助数字化平台,在全市首创,自主开发“用水计划管理系统”,通过政务短信及时告知用水单位计划执行情况,通过智能化管理和银行代收加价,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区节水办行政服务窗口实现网上申报审批,践行“一窗式”服务;西城区将通过“智慧水务”实现大数据管理,全区用水量可分解到街道、社区,为人口疏解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张海涛)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