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岩)在昨日举行的故宫研究院一年一度的学术工作发布会上,《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整理出版。该图集首现20世纪40年代北京中轴线最大规模古建筑实测成果。
据介绍,《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整理项目初议于2005年,2013年10月故宫研究院成立后,作为首批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的十大项目之一,由故宫博物院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正式启动。该书的整理出版,对北京城中轴线建筑群的保存、研究、修缮、复原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1941年,为预防北平古建筑遭战火焚毁,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谋划,由建筑师张鎛主持,历时四年绘制了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的北京城中轴线主要古建筑实测图,共704幅。这是20世纪40年代北京中轴线建筑空前规模的测绘活动,将北京城中轴线建筑从南到北逐一系统地测绘下来。宫苑广场有总平面、总立面和总剖面;单体建筑都有平面、立面、剖面和大样图;标注有详细的尺寸和材料、做法。既有空间构成表达,也有总立面的渲染。全部数据均按不小于1/50的比例尺,用墨线或彩色渲染在60×42英寸的高级橡皮纸上,图纸完整、数据精确、制图精美,堪称中国古建测绘图范。
这批图纸原藏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前身文整会,其中50幅远赴台湾展览后滞留台湾。上世纪60年代,国家将其中的紫禁城建筑355幅图纸拨给故宫博物院收藏。本次整理过程中,纳入了清华大学珍藏的营造学社1940年代绘制的故宫古建筑测绘图62张,实现了三处收藏同时代北京城中轴线实测图700多幅的完美合璧。
中国紫禁城学会会长晋宏逵介绍,当年北京市要修缮在唐山地震中受损的钟楼,那时条件不允许搭架子测量,正是用的这套图集中的钟楼图,来做修缮设计的底图。前几年北京市复建永定门,这套图也提供了关键数据。(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