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全国首笔以公开挂牌、网络竞价方式开展的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也是我省推动市场化去产能的开创性尝试
本报讯(记者方素菊)6月17日19时53分,经过9家企业300余次轮番竞价,我省932万吨煤炭产能置换指标,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平均每万吨181.01万元的价格成功完成交易。这是全国首笔以公开挂牌、网络竞价方式开展的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
6月17日15时,网络竞价会拉开帷幕,9个竞买方分别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9个竞价室通过网络平台参与竞价。本次竞价的标的是932万吨煤炭产能指标,转让方为我省去年以来分散在5个设区市的58家关闭退出的煤矿企业,竞买方是来自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的9家省外煤矿企业,他们的实际需求指标为近2000万吨。本次竞价,每万吨煤炭产能指标起拍价为130万元,以竞买方最终出价高低,依次分配产能置换指标。竞价结束后,指标先行满足出价最高的竞买方,若指标有剩余,则剩余指标先行满足其余竞买方中出价最高的竞买方。
网络竞价会在自由报价期,场面还算平稳,但一进入3分钟的限时报价期,竞争就开始变得激烈起来,交易大厅显示屏幕上的最高报价不断更新。原本预计1个小时左右就能结束的竞价会,持续了近5个小时。
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报价,冀中能源张家口矿业集团副总工程师刘忠非常惊喜。他们公司本次转让的指标是141万吨,给企业带来的收入,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去产能职工安置资金不足问题。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