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这五年

来源: 人民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人民网北京6月29日电(孟竹) 今天上午,北京市“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发布会之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成果新闻发布会举行,北京市科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出席,介绍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有关成果。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介绍,在大力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北京已取得许多高新科技成果。此外,北京市科委正在筛选一些企业、技术及项目,积极和北京冬奥组委对接,以制定更详细的工作方案,让这些最新技术和产品在冬奥会上得到运用和展示。

2016年,北京研发经费支出达到1479.8亿元,比2011年增长58.0%;2016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4.57万亿元,是2011年的2.4倍;2016年财政科技资金投入达244.06亿元,5年间增长了73.76亿元;工业增加值总量从2012年的3294.3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3884.9亿元,年均增速5.3%,从这些不断攀升的数字可以看出北京市五年来在科技创新中的投入和产出。

市级科技投入5年增长73.76亿元

五年来,北京市财政局逐年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力度。以市本级为例,财政科技资金投入从2012年的170.3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244.06亿元,5年间增长了73.76亿元,增幅43.3%,年均增长9.4%。

深入研究加强科技经费管理的政策措施,打造适应科技创新发展的资金管理模式。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取消科研项目预算财政评审环节、提高人员激励支出、松绑科研类差旅、会议及出国经费限制、保障在京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重大项目配套资金、扩大市属公益性院所和高校科研定额经费支持规模、拓展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增强科研结余结转资金使用的灵活性以及下放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权等八项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创新举措。

研发经费支出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在支出方面,市科委数据显示,去年,北京研发经费支出达到1479.8亿元,比2011年增长58.0%,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左右,位居全国最高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全年新增科技型企业8万家,占当年新增企业总数的比重为36%,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投入明显提高。北京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6.8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6倍。

今年1-4月,中关村示范区实现总收入12945亿元,同比增长15.8%。科技服务业总收入1873.8亿元,同比增长6.6%;新增科技型企业8818家,同比增长89.6%,累计44万家。

“三城一区”将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

“三城一区”是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中关村科学城原始创新策源地作用进一步深化,6个双创服务平台持续深入建设,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等获批国家工程实验室,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相继成立。

怀柔科学城取得多项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进展,《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正式获得国家批复;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可行性研究报告、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项目建议书获批;5个交叉研究平台全部开工。

未来科学城“打开院墙搞科研”的机制逐步深化,累计建成40个高水平研发平台,5家央企研究机构联合组建氢能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激励等8个试点项目在央企研究院试行,20个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按计划推进。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顺义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加快,全面启动智能车联、新型显示等20个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组建人工智能研究院等5家研究院,顺义中航发动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联合创新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领跑”世界技术成果超一半为“京产”

五年来,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科技成果1000余项,在京单位主持完成的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奖项近400项,占全国获奖总数的31%左右。全国“领跑”世界的技术成果中,在北京产生的技术成果占55.7%,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在全国占据绝对优势。

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方面,北京取得显著成效。在京单位全面参与了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重点承接了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10个民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午工程、凤凰工程等在京运营或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2个。截至今年5月底,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超过300家,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

北京科技型企业总数达44万家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今年5月底,北京市科技型企业总数达到44万家。其中,经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16000家,占全国总数近16%。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专业开放平台400余家,服务企业超过3万家。北京企业在天津、河北两地设立分支机构超过6000家,加快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同时,北京还在大力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现已拥有58家国家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103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京外资总部企业280家,外资研发机构548家。

截至目前,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达到138个(含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4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1个、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9个),推出“智造100”工程,设立了总规模200亿元的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发展,促进产融结合。

500名外籍人才拿到中国“绿卡”

北京制定实施了《关于引进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其创新团队的实施意见》,加快引进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领衔科学家及创新团队,诺贝尔奖级科学家来京领衔开展科学研究呈现加速态势,截至2016年底,北京累计吸引“千人计划”人才1653位,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政策从中关村示范区扩大至朝阳区、顺义区,截至5月底,通过新政为近500名外籍高层次人才办理永久居留“绿卡”,实现突破性增长。同时,启动中关村外籍人才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积分评估工作,率先探索建立市场化的外籍人才评价引进机制。

冬奥会期间所在区域实现新能源车全覆盖

许强介绍,近年来,北京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已落户。截至今年5月底,北京累计推广纯电动汽车12.9万辆,规模居全国第一。以此为基础,2022年冬奥会举办过程中,其所在区域将实现新能源汽车全覆盖,北京市科委还将做好充电基础设施和新能源汽车提供服务。此外,场馆建设、设施服务等方面都将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及产品。

“2022年冬奥会既是运动员比赛的竞技场,也是科技成果及技术应用和展示、引领的很好契机。”许强表示,在冬奥会基础设施和环境方面,赛事区域将实现以清洁能源为主要能源方式;冬奥会的场馆和场地建设中,将使用一批节能环保新材料、新技术;在冬奥会服务方面,8K高清显示技术、5G通信技术、转播技术等都需要科技支撑。

责任编辑:郝杰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