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015亿元;2014年,2200亿元;2015年,2481亿元;2016年预计2700亿元”。这一组逐年递增的数字,代表了以亿元为单位的山东文化产业增加值,构成了连续上扬的曲线图,清晰映射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
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文化新型业态比重不断上升,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在前列,文化产业投资屡创新高,文化走出去亮点频出……齐鲁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正在加速转变为文化生产力。
“深改”激发产业内生活力
坐拥丰厚的齐鲁文化资源,山东主动作为、积极担当,不断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2014年“深改”元年以来,山东根据中央部署安排,推动文化“深改”,制定实施了《山东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为文化“深改”明晰了路径。
目前,我省已经基本搭建起“四梁八柱”式的文化体制改革制度框架,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和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不断推进,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
资源充沛、高度重视、政策利好,我省文化产业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黄金期,以逆势上扬、后发赶超的劲头成就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与激情”。
数据最具说服力。从2013年到2016年,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5亿元增加到约2700亿元,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实现连年增长,年均增长速度均达两位数。其中,青岛近年来文化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18.5%,高于同期市GDP增速9.3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文化产业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衡量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重要指标。数据显示,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连年增长,稳步提升,截至2015年底提升到3.94%。不仅逐渐缩小着与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差距,也昭示着:在寻求经济转型新动力的关键时刻,我省文化产业正以矫健的步伐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昂首迈进。
“抓两头、带中间”
促产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文化产业逆势上扬,首先得益于我省“抓两头、带中间”的总体思路。
抓两头,就是要抓“大”和抓“小”:抓“大”就是要抓大企业、大项目、大平台,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领军型文化企业、大型文化产业要素平台等;抓“小”就是实施好文化产业发展“金种子”计划,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微文化企业。最终形成中小微文化企业“铺天盖地”,大型文化企业集团“顶天立地”的市场主体架构。
文化企业、文化项目和文化园区“三大载体”建设齐头并进。我省连续公布五批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重点文化企业、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引领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组建起山东出版集团、山东影视集团、齐鲁传媒集团、山东演艺集团、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等一批龙头文化企业集团,骨干文化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企业强则产业兴。在山东重点文化企业中,不乏“隐形冠军”。它们在行业内已成为顶级文化企业,国内“大咖”。歌尔股份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在虚拟现实、智能可穿戴、智能音频等智能硬件领域占据全球行业领先地位。山东华艺雕塑艺术有限公司、山东世博华创动漫传媒有限公司等,也都是行业翘楚。
我省积极推动文化企业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加强企业自身“造血”功能,2011年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的意见》。省文改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力争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主板挂牌上市,同时加快推进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山东影视制作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步伐。
打造文化产业发展要素平台,推动文化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全省17市目标一致。济南充分利用驻济高校多的优势,与山东大学等7所高校建立合作平台。威海届次化举办中韩(威海)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交流会、美丽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强化产业项目对接招商。
济南匏舍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自2015年入住山东工艺美院“金种子”计划文化产业孵化器以来,借助孵化器和学校资源优势,开展葫芦工艺品研发设计,生产出茶具葫芦、葫芦钟表等十几种葫芦工艺品。公司总经理李亚宁说,“入住孵化器后,我们从一个小作坊迅速实现了产品精细化,并逐步向高端定制和规模化生产发展。”
随着山东“金种子”孵化器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小微文化企业得以发展壮大。截至2015年底,首批6家试点孵化器合计投入孵化空间超过8万平方米,在孵企业619家,获得知识产权数量93个,吸纳就业人员7044人,吸引社会资金投入3780万元,实现总产值96835万元,辐射带动效应初步显现。各具特色的中小微文化企业集群,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文化+”蓄势发力补产业短板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实施“文化+”既是大势所趋,更能补齐文化产业发展的诸多短板,拓展文化产业的广度和深度。实施“文化+”战略,融合是关键,是新常态下牵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的“牛鼻子”。
怎样“加”?“加”什么?我省各地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创新探索,打破传统领域和板块界限,为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文化与科技融合方兴未艾。由青岛广电无线传媒集团、山东友瀚和海尔集团联合研发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青岛市文化科技产业集群综合公共服务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日前通过验收。
文化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肥城泰克贝斯知识服务产业运营平台项目,以互联网为载体,一端连接图书馆(高校),一端连接出版社,通过互联网采集数据信息,精准有效地为出版社提供产品方向,去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
文化与旅游融合特色凸显。莱芜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规划设计的莱芜战役纪念馆、雪野生态旅游区、房干生态旅游区、齐长城“一线五村”、棋山温泉小镇等,已成为省内外著名的旅游景区。临沂充分挖掘本地书法、兵学等历史文化资源,连续举办十四届书圣文化节、八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形成了“春有诸葛亮、秋有王羲之”的文化节会格局。济宁力促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已建立了100个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库,策划了国学小镇、文创小镇、儒家文化主题公园等一批引擎项目。
文化与教育融合领先全国。山东融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文化教育用品制造,研发的3D智能互动学习资源平台等系列教学产品,占领了全国教育市场较大份额,今年预计可实现产值2亿元。
此外,文化与农业、商贸、体育、餐饮等诸多产业也不断碰撞出耀眼火花,催生了一批融合度高、关联性强、带动能力强、产业链长的新兴文化业态,在齐鲁大地劲吹融合之风,广结融合之果。
文化“走出去”亮点频出,我省文化贸易规模、增幅均领先全国。2016年,全省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411.5亿元,占全国比重为7%,同比增长23.6%。列广东、浙江、江苏之后,居全国第四名;贸易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3.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79.9亿元,同比增长24.2%,进口31.6亿元,同比增长16.6%。
抓住机遇,焕发精神,山东文化产业走出了铿锵有力的发展步伐,泼洒出了绚丽多姿的文化产业发展画卷。“十三五”期间,我省将组合运用“点金术”,打开文化产业发展的“密钥”,打造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升级版。
评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
强省建设,走在前列,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还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实现山东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攀登跨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必备一环。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文化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影响小、附加值高、可持续发展性强,既直接奉献于经济增长,又对提升发展质量发挥重要作用。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强省建设的宏伟目标相比,与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相比,还面临一些问题和不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偏低,内部结构不够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企业竞争力不够强,科技含量不够高等等。进一步提升山东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就要认清结构性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问题,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机遇,在优化供给、投资拉动、深化改革、补齐短板、降本增效、转型升级等方面精准发力,以更多高品质的文化供给释放市场活力,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开创文化产业发展新境界。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转变观念是前提。文化产业有自己特殊的运行规律。文化产业兼具意识形态和经济双重属性,不仅要遵循市场规律,还承担着提高人民素养、引导文化需求的重任;文化产业更讲究供给创造需求,需要更多创意、创造,需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干前人没干过的事。努力把对文化的理解从狭隘陈旧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就要从加快强省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产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上思考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上明晰发展方向。以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抢、争、创”意识,积极主动迎接文化改革新浪潮,就一定能让全省文化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关键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剖析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种种难题,究其根本,往往是体制机制障碍造成的。从全国来看,诸如电视台、报业、网络、演艺、影视等,谁在改革上走在了前面,谁就能开创文化发展的新局面。我省已基本搭建起“四梁八柱”式的文化体制改革制度框架,但一些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解决。进一步深化改革,就要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个目的,在深化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国有文化企业管理运行机制、推进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改革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以改革释放文化发展潜力,激活市场活力,破解一切体制机制弊端,努力营造文化创造力竞相迸发、文化创新成果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根本出路在于推进创新、强化融合。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在传统产业相对饱和的形势下,对文化产业和企业来说,以新理念、新技术催生新产品、新业态,创新文化供给方式和载体,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有利于把丰厚的齐鲁文化资源,转化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大动力。文化产业融合度高、渗透力强。以“文化+”为引领,推进与科技、金融等各行各业的渗透融合,不仅能够丰富传统产业内涵、提升传统产业品质、再造传统产业链条,也为打造更多个性化、分众化、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拓展了新思路。时代的发展呼唤文化产业发展新风貌。只要我们始终保持创新意识,积极主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就一定能够创造文化发展新优势,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新跨越。
责任编辑:辛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