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付岩辉 记者 刘立
近两年,在全面总结阜平创建金融扶贫示范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省由点到面,层层推进,扎实推进金融扶贫工作。笔者从省金融办获悉,日前省金融办召集省扶贫办、一行三局、省工信厅等22家单位及相关金融机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调研抽查相关事宜。按照方案要求,省金融办召集金融扶贫组各成员单位、相关金融机构共29家单位44名人员,成立7个金融扶贫调研组,分赴张家口、承德、保定、石家庄、邢台、衡水、沧州、邯郸八个设区市21个贫困县,开展金融扶贫调研和金融扶贫政策不落实抽查工作。通过调研走访发现,各贫困县不断创新金融扶贫模式,金融扶贫工作稳步推进,通过创新金融扶贫模式,扶贫工作正在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政银保”和“政银企户保”模式推广成效显著
在阜平县,“政银保”模式推广成效显著。省金融办协调人保财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阜平县创建“政银保”模式,实现了农险对阜平县种养产品全覆盖。在全县玉米、奶牛、能繁母猪、育肥猪等政策性农险产品基础上,开发了大枣、核桃、肉牛、肉羊等17个商业保险产品,为农业发展兜住了经营风险。
承德市重点推动“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模式。截至5月末,该市金融扶贫增信平台基金总额达到10.56亿元,其中担保基金7.34亿元、风险补偿金3.23亿元。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政银企户保”贷款48.08亿元,支持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85334户,其中累计为3683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3.54亿元,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34.54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8495户。
隆化县作为全省“政银企户保”模式的发起县,不断完善金融扶贫机制,以产业政策为导向,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通过“政府担保贴息,银行降槛降息放贷,贫困户入社参股,保险兜底保障”,政府对建档立卡户贷款和企业、专业合作社中贫困户占比60%以上的贷款100%贴息,对贫困户占比30%-60%的贴息50%。目前,该县已发放贷款6.67亿元,覆盖贫困户3.2万户,流转土地12.6万亩,扶贫市级以上扶贫龙头企业44家,合作社1638个,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全覆盖,80%以上的贫困户入社参股。
打造具有河北特色的“脱贫保”
近年来,我省保险机构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保险,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开发推广产品成本价格损失保险、天气指数保险等,打造具有河北特色的“脱贫保”。
今年,涞源县政府与人保财险签署了《涞源县农业保险“联办共保”协议书》,为全县农户承保16万亩大田玉米,承保率为56%,保额6400万元。双方又签订了首期融资额度1亿元,合作期限3年的《“政融保”支农金融合作协议》,承诺将以1∶10的资金放大规模服务于全县脱贫工作。
人保财险河北省分公司与尚义县开展“一帮一”帮扶工作,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灾因病和子女上学引起的二次致贫,人保财险河北省分公司将“扶贫100”作为该县全省试点,将教育补助金、重大疾病、补助医疗、意外伤害、家庭财产五大业务板块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保险范围。目前,已确定全县未脱贫的4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所有五保户和低保户为保险扶贫对象,涉及贫困人口8422人。
多个贫困县因地制宜创新金融扶贫模式
威县立足本县实际,创新金融扶贫模式。该县金融办与农联社共同开发了公职人员为贫困户担保贷款品种,实行“1个贫困户+多个公职人员担保”贷款模式,单个公职人员最高可担保贷款10万元。探索了“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金融机构”的产业扶贫和金融扶贫新模式,继续推进金鸡、白羽、威梨、君乐宝、根力多五大利益联结模式,推动产业扶贫全覆盖并实现“精准滴灌”,确保扶贫项目覆盖所有贫困村和贫困人口。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