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化中心,王猛正在操作混合澄清槽。 本报记者 李如意摄
本报记者 李如意
日前,在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河北分会场上,衡水高新区入选河北省首批“双创”区域类示范基地。
目前,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落户高新区,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衡水高新区以每年新增不低于1亿元的科技投入,努力打造京津冀创新引领示范区。
投资18亿元建设科技谷
国庆前夕,衡水高新区在衡水园博园举行了一场文艺汇演,中科院与高新区结缘的桥段被改编成小品搬上了舞台。去年起,高新区便开始谋求与中科院所属多家院所对接合作,最终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率先与高新区签订协议展开合作,中科衡水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也应运而生。
坐在台下观看演出的转化中心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最开始我们不了解这座京南小城,后来我们知道这里教育资源丰富,且政策优势明显,我们最终选择与高新区合作。”
据介绍,以中科衡水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核心,衡水高新区投资18亿元建设衡水科技谷。目前科技谷已拥有5万平方米科技创新孵化平台、6000平方米研发楼、5000平方米中试车间,绿色化工、能源材料、生命健康、节能环保4个中试平台已建成投入使用。
在中科衡水钒钛新材料中试基地,专心做实验的王猛刚开始没有注意到记者。工科出身的王猛去年从燕山大学毕业,得知中科院在衡水建立实验基地后,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目前转化中心招收本地科研工作人员已有20余人。王猛介绍,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高性能钒电池电解液制备、双极板材料制备、电堆制备等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支撑我国新材料、新能源绿色产业化技术升级,能为我国大型装备国产化提供有力支撑。王猛说:“衡水是我的家乡,科研是我的兴趣,能在这里工作我非常满意。”
助力传统产业“浴火重生”
衡水市委书记王景武介绍,目前衡水正处在去产能、调结构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端智力支持。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中科院两院所落户衡水高新区便成了“及时雨”。
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家科研院所落户伊始,专家就对高新区全区化工、工程橡胶、食品、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行把脉、开方,分行业研究制定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明确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工作重点和步骤举措。
同时,依托中科院及相关高校,对传统产业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集中科研攻关,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企业转型提升。截至目前,已有79家企业率先走上转型升级之路。其中,均凯化工引进最新科研成果,建设全国柔性液晶显示材料基地;冀衡集团威武公司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合作,引进过硫酸铵高效电解技术,建设全国过硫酸铵高效清洁生产示范基地。高新区负责人说:“仅就目前已经专家评审通过的12个科研项目而言,投产后不仅年增产值超过50亿元,还能有利于企业的绿色化生产。”
打造创新引领示范区
驾车行驶在衡水市外环路上,位于高新区的高铁衡水北站依稀可见。今年年底,随着石济客专开通,高新区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目前,衡水市正积极对接引进京津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打造总投资270亿元的宝云生态城和高铁商务区,在生活服务上保证承接项目顺畅开展。
金融创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高新区还联合各金融机构和企业,先后创设了30亿元规模的宝云产业发展基金、5亿元规模的高康创业投资基金、10亿元规模的“银政通”业务基金、5.7亿元规模的“蓝火”投资基金等“四大基金”。
据介绍,衡水高新区以每年新增不低于1亿元的增幅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全力打造衡水科技谷。2016年较2015年增加了15%,达到7.8亿元,今年预计投入9.5亿元。衡水市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姚幸福表示,高新区要开拓“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的新模式,致力于打造京津冀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高地,引领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努力打造京津冀创新引领示范区。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