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备案登记的博物馆达到179座,累计举办了400余个展览。平均每天,北京人都能看到一段新的“北京故事”。
《北京市文物局2017年度绩效管理工作自查报告》近日发布,中轴线和三个文化带成为年度“关键词”,频繁出现。
去年,本市完成3家博物馆的备案审核工作。全市“在册”的179座博物馆中,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达81座。这些博物馆,成为“北京故事”的展示舞台:首都博物馆与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联合推出《金玉满堂——京津冀古代生活展》,讲述燕赵儿女的故事;《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300余件文物从全国各地赶来,娓娓讲述中国考古20年历程……400余项展览和活动陆续登场,共接待观众近3500万人次。
“北京文博”与“宣宣说吧” 微信平台也成为“北京故事”的发言人,去年一年累计发布推送337条信息。
还有更多“北京故事”的展示平台亮出来。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最明显的特点是“凸”字形的城廓和贯穿南北的中轴线。2017年的文物修缮重头戏,不少也位于这片区域。本市提出重点文物腾退名单并经市政府专题会讨论原则通过,提出重点文物腾退和置换利用方式,协调东、西城区政府继续开展文物腾退工作。景山寿皇殿古建群修缮工程、大高玄殿油饰彩画工程等相继完成。
一系列为中轴线“保驾护航”的制度正在制定。市文物局去年完成了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汇报稿(初稿)、北京中轴线保护规划汇报稿(初稿)、北京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规划纲要汇报稿(初稿)的编制工作。
聚焦城外,文物修缮项目扎堆儿三个文化带。黑龙潭行宫院倒座房及龙王庙碑亭等修缮及局部修复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约60%,工程将于2018年竣工;燃灯塔保护工程(修缮、长期监测)完成;怀柔区箭扣长城146号敌楼至150号敌楼及长城(天梯至鹰飞倒仰)修缮工程竣工;北法海寺遗址保护工程(一期),经过3年来的实施已基本完工;石景山古建筑群金阁寺等项目按计划推进。汉代路县故城遗址保护规划及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已经取得中期成果,临时考古工作站主体工程已竣工验收。
报告显示,去年文物保护工程新开工119项,修缮面积134137.36平方米;竣工并备案107项,面积304617.475平方米。
同时,市文物局配合城市副中心建设、大兴区新机场建设、延庆区世博园建设、冬奥会场馆建设等大型工程建设和各类基本建设工程的考古勘探项目183项,勘探总面积2206万平方米,考古发掘项目67项,发掘面积66000平方米,发掘和保护古墓葬、窑址等遗址3800余座,出土文物共计5857件(套)。文物工作者将从这里探寻更多曾经的“北京故事”。(记者 刘冕)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