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宝云 通讯员宁利勇)“我家12.6亩土地流转给了公司,种上了有机马铃薯,除了租金,还能挣一份工资。”日前,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城子镇八顷村村民岳俊山高兴地说,一地生两金,自己的腰包鼓多了。
八顷村地处接坝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190户450人,是我省20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也是环保部重点帮扶村之一。
2016年初,作为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派驻围场的第一位挂职干部,潘寻博士来到围场,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他委托国内权威食品检验检疫机构对八顷村试种的有机马铃薯进行检测,发现其蛋白质含量高,重金属和农药残留低。另外,潘寻还跑遍了围场所有乡镇,对全县农田环境质量开展监测评价,为摸清围场农田土壤污染底数,减缓农田潜在污染风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这些监测和分析,让八顷村的有机马铃薯身价倍增,以高于普通马铃薯5倍的价格进入了北京等地的高端市场。2016年,有机马铃薯种植让昔日村集体收入为零的八顷村,收入超过30万元,让乡亲们深刻感受到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带来的好处。2017年,该村的有机马铃薯种植面积提高到420亩。
为扎实推进产业扶贫,2017年,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拿出150万元,支持八顷村新建马铃薯储窖一处,光伏发电项目一处,新打农田机井7眼。其中,光伏发电项目每天实际发电500千瓦时,村集体累计收入6万余元;2500吨马铃薯储窖空间已被全部订购,年直接收益保守估计25万元。
八顷村只是环保部帮扶的项目村之一。自1992年环保部定点帮扶围场以来,共组成6个扶贫工作组与围场21个贫困村结成了帮扶对子。这些年来,环保部持续用力,在水污染、大气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给予围场政策、资金支持。伊逊河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支持资金3000万元、围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工程支持资金1049万元、棋盘山镇生活污水处理及人工湿地项目支持资金2035万元、大唤起水源地保护项目支持资金2000万元……据统计,自帮扶以来,环保部共支持围场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环保能力建设、重点污染源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文教卫生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项目50余个,累计投入资金近2.5亿元。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