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爆款”基金不断涌现,有业内人士分析,百亿基金释放牛市信号。 漫画/小鱼
□于 洋
近日,兴全合宜基金一天大卖300亿的消息刷爆朋友圈,再次刷新了近两年新基金遭抢筹的速度和首募规模。事实上,近期“爆款”基金不断涌现,有业内人士分析,百亿基金释放牛市信号,同时提醒投资者保持理性期待。
“爆款”基金频现
近期频频出现“爆款”基金,除了大火的兴全合宜基金,还有华夏稳盛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仅仅发售3天便提前结束募集,首募规模可能突破75亿;华安红利精选混合型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发行火爆。初步统计,这3只“爆款”基金最早是1月8日开始发售,短短7天时间,3只新基金,合计认购资金400亿左右。观察人士称,这是2015年下半年股灾以来,基金业最大规模的募资潮。
在“爆款”基金中,多数为权益类基金。其实,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权益类基金发行便开始逐步受到市场热捧,发行规模频频突破50亿。例如去年9月19日东方红睿丰“封转开”集中募集,一日吸金超过百亿;10月24日中欧恒利“一日售罄”,规模达到70亿左右。
权益类基金赚钱效应显著。据了解,目前各大基金公司都加大了权益类基金的发行力度,一些基金甚至把发行的中心从固定收益转到权益类基金方面。WIND数据显示,目前在售基金中,权益类基金(包括指数型、混合型、股票型基金,不算偏债混合型)占据了60%以上,这在往年比较少见。
百亿基金释放牛市信号
为何“爆款”基金越来越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16日,今年以来新发基金达38只,与去年同期相比发行数量明显提升。发行火爆得益于去年基金赚钱效应显著,今年以来股市表现持续上行,投资者对后市预期不断提升。另外,刚刚过去的2017年,市场风格切换、行业周期轮动、大小盘股票分化显著,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操作难度增大,投资者纷纷有了“炒股不如买基金”的年度最深领悟。
今年以来,A股市场明显回暖,沪指连阳、上证指数连涨,激发出基金投资者的入市热情。而且,“爆款”基金多为历史业绩优异的基金公司或基金经理管理,普通投资者急于寻求好的投资渠道,两方面可谓一拍即合,优秀基金随即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
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近期一批“爆款”基金的出现,除了基金经理业绩好,也少不了基金公司卖力地做渠道预热。有业内人士透露,有些基金公司提供了相当具有吸引力的中间业务收入,渠道十分重视,也促进了销售效果。
“新基金首募规模通常可以作为衡量市场情绪的一个重要指标,百亿规模的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不断出现也正是牛市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现在才处于开始阶段,并且市场亢奋的投资情绪和基金首募规模的创新高将形成正面良性共振。
笔者了解到,在以往的牛市之中,作为牛市风向标之一的新基金发行也频现一日售罄和提前结束募集的情况。笔者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发现,在2006-2007年的这一轮牛市中,有26只新发基金首募规模超过百亿元,其中9只出现在牛市的第一浪;2006年,有10只百亿级新基金出现在牛市的第二浪;2007年上半年,而在牛市的第三浪;2007年8月份至年底则有6只,在牛市已经开始转熊的2008年初,也有1只新发基金规模破百亿。
专家提醒:警惕流动性风险
收益与风险并存,这是投资市场永不变的“生存法则”。对于基金的销售热潮,也有公募基金人士进行了风险提示,热门基金遭哄抢的背后也有羊群效应,基民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实际上,市场并不缺乏好业绩的基金产品,没有必要过于狂热地去追逐“爆款”基金。
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历史上发行火爆的基金后期保持较好业绩的并不多。虽然明星基金经理之前业绩不错,但他们也不能做到跑赢所有市场行情,因此需要保持理性的期待值。也有业内人士建议,如果非常信任某位基金经理,也可以关注他管理的其他老基金。有时候新基金规模太大,也会对操作产生影响。尤其是近期“爆款”基金多为定开封闭式产品,有些必须封闭两年或者三年才能赎回,投资者需要格外注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