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于丽爽)为早日把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昨天,海淀区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包括“跃升计划”等9大计划和“城市空间更新”等7大行动,合称“创新发展16条”,旨在打通创新发展的“痛点”和“堵点”。
“9大计划”关注原始创新能力跃升、新型研发平台领航、科技金融融合创新、创业服务提质等;“7大行动”则包含了城市空间更新、城市功能提升、科技城市建设、科技政府塑造、科技公民培育等。整个“创新发展16条”涵盖了高精尖产业布局、人才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城市空间优化等多个领域。
聚焦高精尖产业布局,将落地建设2到3家国家实验室,支持国内外具有重大价值、尚处于探索阶段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探索项目。支持建设贯穿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全链条的新型研发平台,建设一批科研设备租赁中心、共享型产业中试基地。此外,海淀每年还将安排5亿元资金,多渠道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
在人才建设方面,将培养一批具有高度黏性、扎根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创业的“创新合伙人”。设立“青年科学家大奖”和“创业雏鹰大奖”,加强对青年科学家和青年创业者的支持力度,在落户、医疗服务、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强化对人才的综合支持。
在创新创业服务方面,三年内将形成1000亿元规模的“海淀创新基金系”,推动一批科技型企业上市。还将建立创业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分类分级评估机制,进行精准支持。设立双创母基金,推动优秀众创孵化机构向投资和服务驱动发展模式升级。加快建设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形成一批具有主导权的国际标准。
在城市空间更新方面,构建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相匹配的新型城市形态,通过组建规模100亿元的空间更新基金,加快推进中关村大街改造升级,建设高品质友好交流公共空间,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多创新交流场所。同时,加强科技城市、科技政府、科技公民“三位一体”建设,使科技创新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未来,海淀居民的家门口将出现若干“百度公园”“小米公园”,成为市民日常休闲和体验高科技产品的好去处。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未来,海淀区将通过一个“二维码”集成所有创新服务政策和政务服务,解决创新服务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海淀区副区长李长萍表示,不同于以往,这次发布的政策更加关注新兴城市形态建设以及科技文化融合发展,创新科技成果要在海淀率先应用,提高创新创业者和居民的获得感。未来,将联合所有的创新主体,包括高校、央企、民企、协会、经营机构、部队,共建创新家园,让政府的创新服务能服务到每一个创新创业者,早日建成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这“16条”给中关村科学城插上翅膀了
昨天,海淀区发布了“创新发展16条”,包括“9大计划+7大行动”,解决创新发展中的“痛点”和“堵点”。有了这16条,中关村科学城就能早日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