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中关村科学城是引领发展聚焦的重点。市人大代表、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介绍,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以及“三城一区”部署,《中关村科学城规划》将于今年上半年发布。中关村科学城将以中关村大街为创新“主轴”,试点建设国际人才社区,改造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创新功能区建设。
报告解读
三个“着力”指明发展方向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8年,中关村科学城要聚焦,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为目标,着力提高对全球创新资源的开放和聚集能力,着力补齐优质创新要素,着力促进不同创新群体深度融合。
“三个‘着力’的表述,抓住了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重点和短板,也为科学城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翟立新说,围绕三个“着力”,中关村科学城将在提高国际化程度、聚集优质创新资源、发挥创新聚变效应等方面加强建设。
翟立新介绍,中关村示范区仍存在短板,其中之一就是国际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与美国硅谷相比,硅谷的从业人员35%以上来自海外,而中关村外籍创业人员不到1万人,在示范区创业人员中占比不足1%。”与此同时,创业配套设施及基本生活服务水平不高,也制约了中关村科学城对人才的吸引力。
今年发力
试点建立国际人才社区
“从去年年初开始,我们就在酝酿中关村科学城的整体规划,今年上半年这份规划将正式出台。”翟立新介绍,这是一个多合一的规划,从创新功能到空间载体,从城市服务到环境提升,中关村科学城发展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将在规划中得到体现,对中关村科学城未来整体发展起到基础性、综合性、约束性作用。
今年,中关村大街将试点建设国际人才社区,优化办公条件、住房保障、子女教育以及医疗等配套服务。“虽然具体方案还在设计之中,但可以确定的是,这里将打造与海外更加接轨的工作生活环境,对各项配套服务进行整体设计,吸引海外高端人才。”翟立新说。
同时,还将推进中关村大街改造提升工程,将其打造成为中关村科学城创新“主轴”,促进北大、清华等高校院所空间优化及周边环境提升。海龙大厦目前腾退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下一步将很快引入国际孵化器、知名学术组织、创业投资机构等优质要素,向中关村科学城的主要功能聚焦转型。“未来我们也会在这里建设慢行道和绿化设施,打造开放式公共空间,将中关村大街打造为代表中关村科学城形象的地标性区域。”
在创新功能区建设方面,翟立新介绍,集成电路设计园、小米移动产业园将在今年投入使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整体优化提升方案也在研究制订中。
代表建议
聚集全市力量发展科学城
“要用新经济的视角理解今天的中关村,聚集全市力量发展科学城。”市人大代表、时代集团公司总裁王小兰在海淀团讨论时提出,中关村科学城拥有一大批具备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和创业者,建议建立市级协同机制,统一协调“三城一区”规划,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发展。
“以中关村科学城为主体,诸多金融服务、科技服务机构在此聚集,形成新经济、新金融良性发展的态势。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现有空间和结构尚不能满足科技金融服务机构的需求。”市人大代表、中关村银行董事长郭洪建议,在中关村科学城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强科技金融创新建设,加快构建城市发展新形态。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