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迁西县创新为农服务模式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来源: 环渤海财经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环渤海财经网讯  迁西县是林果大县,境内有林地面积143万亩,是著名的中国板栗之乡,现有“迁西板栗”“紫玉”“栗之花”三枚中国驰名商标。近年来,该县始终坚持“为农、务农、姓农”主旋律,适应市场新变化,创新服务新模式,拓展销售新渠道,有效破解了农户生产缺技术、服务无依靠、销售无保障等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创新生产服务模式,破解农户生产难题。以创新生产为突破口,开展规模化种植、技术指导、土地托管等服务,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开展规模化种植服务。通过土地流转,组织专业合作社依托丰富的林下土地资源,引导农户发展林下间作杂粮立体种植模式,为农户提供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二是开展栗树托管、半托管服务。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积极开展栗树、树下土地托管服务,服务主要围绕树上树下管理、修剪嫁接技术、品牌注册、储藏加工、销售等。目前,托管面积已达到40万亩。三是开展技术下乡服务。组织县农资配送中心、17个基层供销社、40个连锁超市开展送农资送科技下乡进村活动,同时组织县内农户开展板栗、食用菌栽培等各类实用性技术培训,从源头为农户生产护航。

二、创新管理服务模式,破解质量安全难题。倡导绿色生产,有机认证,打造知名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破解农产品质量难题。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组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实施生产许可证和农产品质量认证的产品进行检验,对检验不合格的农副产品不准许进入市场销售。二是开展提质量树品牌活动。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树牢产品质量意识,严守食品安全底线;加强品牌建设,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商标注册、农产品认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知名度高、影响范围广的知名品牌。三是建设高标生产基地。依托乡镇供销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了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如:喜峰口供销社围绕百年栗林打造了万亩有机板栗基地、千亩林菌间作示范基地和功能元素板栗示范基地。

三、创新经营服务模式,破解产品销售难题。一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与全国供销总社对接,建立“供销e家”迁西在线平台,广泛开展线上线下销售,拓宽迁西农副产品、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销售渠道;与专业合作社、村供销服务社连接,构建电商协作体系,组织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做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目前,已有120多种产品成功上线,迁西板栗等特色农产品被“供销 e家”平台首页橱窗推广。二是实施百城迁西板栗栗蘑直营店工程。为进一步拓宽板栗、栗蘑销售渠道,实现板栗、栗蘑产业大发展,该县扎实开展了“全国百城迁西板栗直营店”工程。截至目前,已在京、津、冀、鲁等大中城市成立首批迁西板栗栗蘑直营店42家,直销板栗2300吨,带动销售3.2万吨。三是开展农超对接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县内专业社进京考察,邀请知名商家来迁实地踏查,实现了农超直接见面,达成了产销协议。几年来,喜峰口、龙顺等十多家专业社7大类80多个品种农产品已打入华联、北辰、瑞莎、金客隆、华盛及河北信誉楼百货集团公司、河北信合商厦集团有限公司所属39家超市,形成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四、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破解小微融资难题。一是开展农村产权交易。成立“迁西县农村产权交易有限公司”、“迁西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设立乡(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资金互助站和村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和资金互助站代办点,实现了县、乡(镇)、村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全覆盖。二是启动全市首家“政、银、社互保”试点。以农村产权交易为基础,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引导和撬动金融机构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三农”主体发放贷款,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互助金1025万元,发放贷款800万元。三是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与中国人保财险迁西支公司联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加大对特色农业保险支持力度,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民经济利益,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吕纪水 钱宇萌)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