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品小史
上世纪
50年代“温饱型”:
一筐馒头回娘家
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过年送礼仍旧以食物为主。年逾八旬的王女士说:“那个时候,一到过年,女人们回娘家,挎一篮馒头就去了。送别的东西,一来没有,二来也不实用。”
60年代“精神型”:
红宝书走遍天下
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大锅饭时代,食物不再时髦,政治因素成为送礼的主要选择。一本《毛泽东选集》就是最珍贵的礼物。此外,《毛主席语录》等都是送人的好东西。这些书曾经激励了整整一代人。
70年代“实用型”:
三件宝物才算铁
少了春联鞭炮,少了年货糕点,甚至连假期都取消了。最常见的礼品是毛巾、瓷茶缸,这些东西上都印着红星,还有“抓革命、促生产”等字样。
80年代“健康型”:
拎包点心走亲戚
改革开放以后,过年的传统重新恢复,不过物资仍旧匮乏,人们遵循着以前的规则,以需要为主。流行送点心,用麻纸一包,上面再加一张油面儿的红纸,印着福字,再用纸绳子捆起来。此外,一斤白糖、一包茶叶也都是很好的礼物。
90年代“时尚型”:
烟酒从来不分家
食物已经不再是稀缺品,送礼也逐步开始讲求时尚。有各种外贸服装以及从香港、广州带来的新鲜小玩意儿,像电子表、墨镜等。不过最主要的礼物还是烟酒,气派又显身份,转送他人也很合适。
21世纪
00年代“档次型”:
送礼就要送健康
进入新世纪,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上升,礼品也水涨船高。各种保健品、家用电器进入礼品的行列,脑白金的广告,占领了一个时代的荧屏。此外,奢侈品也浮出水面,比如化妆品、黄金珠宝、高档烟酒等。
10年代“品味型”:
数码不够再送卡
那些赤裸裸地表现出“我很贵”的礼品,逐渐不再被人们喜欢,送礼讲究价值不菲又别具一格。比如数码产品、书画、玉器等成为新宠。购物卡也很实用,不像直接送钱那么庸俗,又方便收礼者使用。(丁楠雅整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