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链断裂”、“温州商人跑路”、“小微企业融资难”……这是去年以来在我国频频出现的词汇。“我想就去年温州出现的中小企业资金链的问题谈一点感想。”10日,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接受本报与中国经济网联合采访,他表示,“温州老板跑路”事件说明金融多样化改革势在必行,草根金融和政策性融资应打通并形成体系。
贾康成为两会上媒体记者追逐采访的对象
■贾康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曾多次受邀“中南海问策”的高层财经专家。
■代表“直言”
■对于河北来说,可以举一个杭州西湖区“可持续性政策性融资”的例子,不敢说每个地方都可以简单套用,但这样的一些经验,再结合中国的实际,我们应该有一定的信心去探索这样的融资体系。
■过去的问题在哪儿?财政明明讲支持中小企业,但实际操作的透明度不高。体现在具体管理环节上就是,张三也符合政策,李四也符合政策,到底支持谁?其他的因素就扯进来了,这就出现“设租寻租”,甚至会有乌烟瘴气的东西在里面。该得到支持的没得到支持,不该支持的得到了支持。
■“谁也没想到长三角的老板‘跑路’”
“这么多年大家都想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有所作为,决策层和有关部门也反复强调,我们也看到很多金融机构、大银行等都表态愿意支持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贾康说,但是在世界金融危机有冲击和压力的情况下,谁也没有事先清晰地预料到在中国强劲的增长极“长三角”的浙江和温州会出现成面积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资金链断裂问题。
贾康表示,“温州老板跑路”事件说明金融多样化改革势在必行。
“可以说得比较直率一点,我在温州曾听当地人民银行的负责人非常自豪地说,‘人民银行温州支行在全国评比,连续七年获得金融生态第一名’。但恰恰在这种良好情况下,辖区之内的融资绝大部分是靠低利率之外的民间金融,也就是所谓地下钱庄的融资支持,以至于在某种情况下高利贷成了支撑的力量,成了主导的金融形式。但高利贷是脆弱的,一旦金融危机来了,压力到了某一临界点,矛盾清晰化,资金链就要断裂。这次就是资金链断裂、高利贷占主导情况下的现实案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