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行业聚焦 > 正文

奇虎诉腾讯索赔1 .5亿 庭审激辩三大焦点(2)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焦点三:腾讯“二选一”行为是否滥用支配地位?

根据反垄断法,企业可以通过自由竞争,自然获取支配地位,但法律限制其利用支配地位排除对手、妨碍竞争。

奇虎公司认为,被告存在限制交易,捆绑销售的行为。2010年11月3日,腾讯公司曾发布《致广大Q Q用户的一封信》,强制使用Q Q软件的用户卸载360软件,并拒绝360浏览器的用户访问Q Q空间。腾讯运营的Q Q医生与Q Q软件管家和原告产品同属于安全软件产品,强制卸载妨碍了正常竞争关系。另外,被告将Q Q软件管家与Q Q通讯软件进行捆绑,并以升级名义强制用户安装Q Q医生,该捆绑搭售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规定。

腾讯公司辩称,Q Q对360产品采取的不兼容措施,是由于原告利用360隐私保护器、扣扣保镖等多款软件对Q Q进行商业诋毁和恶意破坏等不法行为。这是其自力救助的表现,具有合法正当性。同时,Q Q软件打包Q Q软件管理的行为不构成搭售,而属于软件整合行为,两个产品都是免费安装,用户也可以很方便地卸载。

庭审至当天19点35分结束,法庭宣布休庭,并未当庭作出判决。长达7个多小时的庭审令旁听者意犹未尽,堪称一场别开生面的“反垄断法公开课”。唯一让网友感到遗憾的是,由于原、被告双方提出异议,广东高院对庭审进行微博直播的计划取消了。

3Q大战回顾

2010年9月底,中国互联网江湖发生了一场“高手对决”:运营全球用户数最多的即时通讯工具Q Q的腾讯与占据中国杀毒软件市场份额一半以上的奇虎360两大巨头“暗中过招,各显神通”。

当月27日,奇虎公司发布了其新开发的360“隐私保护器”,专门“盯梢”Q Q软件是否侵犯用户隐私,而根据监控结果,相比于M SN,Q Q“不该做的动作”实在太多,涉嫌侵犯用户隐私。对此,腾讯予以坚决否认并反指360浏览器涉嫌借黄色网站不正当推广,并联合金山网络、百度等网络公司联合发布声明抵制360系列软件。

第一轮过招后,10月29日,360推出“扣扣保镖”直接剑指Q Q,要对其实施包括清垃圾和去广告在内的系列“净身”动作。同年11月3日,腾讯公司发布了《致广大Q Q用户的一封信》,要求用户在Q Q软件与360软件之间只能选择其一使用,要么删除360软件,要么退出Q Q软件。

“江湖大佬”的骂仗和暗战引起了监管部门的介入。11月20日,国家工信部要求两家公司必须立即停止一切损害用户合法权益的行为。随后,当事双方均各自认错向网民道歉,牵动整个中国互联网格局的这场3Q大战也由骂仗走入了法律诉讼渠道。

12月14日,北京朝阳法院受理腾讯公司诉奇虎公司反不正当竞争纠纷。2011年4月,北京朝阳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奇虎公司赔偿腾讯公司40万元。

2011年10月,腾讯公司以反不正当竞争为由将奇虎公司告上法庭,请求广东高院判令奇虎公司赔偿1.25亿元。因奇虎公司提起管辖权异议,后不服广东高院驳回异议的一审裁定,上诉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尚未对该管辖权异议作出最终裁决。

当月,奇虎公司也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腾讯公司立即停止滥用市场地位,并索赔1.5亿元。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