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品味 > 生意生活 > 正文

文物鉴定乱象丛生“专家鉴定”还能信吗?

来源: 燕赵都市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近日,故宫博物院在其官网发表声明,限制专家参加社会文物鉴定,这是北京市首个公开“限制”专家鉴宝行为的博物馆。

在过去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国在艺术品收藏,文物交易方面繁荣至极,甚至出现失去控制、乱象丛生的程度。“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的程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廷皓谈到文物鉴定界乱象时说。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称,国家尚未建立文物鉴定资格管理制度,文物鉴定市场鱼龙混杂。很多专家学者建议在民间成立具有权威性的鉴定行业机构,对有鉴定资质的专家学者实行网络管理,公布其职业道德和行业行为以及鉴定业绩,实行社会监督。目前,国家文物局正在研究相应的管理办法。

专家鉴定文物,由谁来鉴定专家?专家是否具有鉴定文物的资质?一系列的鉴定乱象,从何管理?近期,本报记者对文物鉴定乱象的根源展开了调查。

故宫专家鉴出亿元“赝品”

近年来,艺术品交易市场日益繁荣,同时电视节目中的文物鉴宝类节目也越来越多,引发文物和艺术品收藏热的提升。一些公众看了这些节目,甚至觉得自家传下的家用物件说不定就成了价值连城的宝物,电视中的文物鉴宝类节目受到越来越多公众的追捧。

据不完全统计,曾有17家电视台开设近20档文物鉴赏、鉴定、交易等内容的电视节目,如中央电视台《鉴宝》《寻宝》、北京卫视原《天下收藏》等都有较高的收视率。这些节目中不乏以专家进行现场鉴定文物真伪并估价为主要内容,有的还进行现场交易。

2012年3月28日,国家文物局首次明确提出将限制文物估价类节目,禁止在节目中进行文物交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同新闻、广电等有关管理部门,加强对媒体有关文物节目、栏目的管理,对鉴宝类节目进行引导,提倡宣传普及文物鉴赏知识类的节目。

2011年初,一套汉代玉凳工艺品出现在某拍卖会上,拍出“2.2亿”天价成为当年拍卖市场的“最贵玉器”。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高级顾问朱明曾对媒体表示,该拍品于2010年10月在河北征集到后,邀请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南泉先生,对此拍品进行实物上手目鉴,认定为“汉代”,并出具了鉴定证书。周南泉的鉴定证书这样记录,“造型罕见,有重要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事后,有网友及文物专家发出质疑,“汉代是席地而坐,何来玉凳文物?”中国文物鉴定业再次陷入舆论的质疑漩涡。后来江苏邳州一名赵姓玉雕作坊老板承认说该玉凳是他和工人参照明代老件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仿造出来的,2010年以工艺品的价格卖给了河北石家庄的一位买主,售价260万。

而据公开资料显示,当初鉴定这件拍品的专家周南泉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拥有众多荣誉头衔。后来周南泉一直向媒体坚称自己的鉴定是正确的。

同是2011年,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伯达等5名顶级鉴定专家卷入一起骗贷案,缘起专家为骗子自制的“金缕玉衣”做鉴定,称其为“罕世珍品”并开出了24亿元的天价评估,导致银行由此轻信了骗子的经济实力,先后被骗贷10亿多元,最终损失5.4亿多元,而这些专家则获得了几十万的评估费。

在业内,杨伯达被称为玉界泰斗。据公开资料显示,其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等职务。据称“金缕玉衣”的鉴定过程中,专家连“金缕玉衣”的玻璃罩子都没打开,只围着玻璃柜子看了会就做出了判断。

“故宫不主张专家介入自己所不擅长的市场行为,更不主张在职专家以故宫博物院的名义或利用故宫博物院的公职身份参与非公务文物鉴定等活动。”单霁翔在给本报记者的《关于非公务鉴定的说明》中称。

“李鬼的声音压住了李逵的呐喊”

在职博物院专家在外“揽私活”在业内也是公开的事情。4月17日,故宫博物院在其官网上发布声明。声明称故宫博物院在职、离退休人员参加社会文物鉴定等公务性活动时,都应获得故宫博物院的书面授权。凡没有书面授权的,均属个人行为,其后果由本人承担,故宫博物院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人士称在现在的文物鉴定中存在很多“故宫专家”,使故宫博物院声誉受损,此声明是对关心故宫的社会公众的一个交代。

在过去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国在艺术品收藏,文物交易方面繁荣至极,甚至出现失去控制、乱象丛生的程度。“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的程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廷皓在谈到文物鉴定界乱象时说。

去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虚假鉴定文物的利益链。文物收藏者只要出鉴定费,就可以在北京潘家园旧物市场内的鉴定机构任意开具鉴定证书。在北京潘家园市场花二百元买来的东西,经过三家鉴定机构的鉴定,开具三本鉴定证书的费用比买来的事件要贵得多的。每一个精美的鉴定证书上都可以看到貌似很专业也很严谨的鉴定。这件二百元的东西摇身一变就成为“极具收藏价值的文物”。“现在各大拍卖行,甚至著名的拍卖行都是假东西充斥。拍卖的汉代玉凳,明明是假的,鉴定人偏偏说是真的。连工匠都承认了造假,专家还要坚持认为是文物。”张廷皓称清代末年的文物业非常繁荣,行业内部遵循起码的守则,文物的来源保密,流转的过程保密。前提是不欺人,欺人的就会失信于整个行业。

此外,张廷皓提到一种文物鉴定乱象是捧假成风。“假东西拿到市场上之后,就会找一些专家来捧场,甚至还要召开学术讨论会、评选会。捧假到什么程度?在某地有一个收藏家,收藏了大量的辽代金镶玉文物,穿着秦兵马俑的铠甲,发髻也是秦代的式样,手里拿着明代以后才出现的京戏里面的道具双锤、大片刀。他偏偏认为是辽代墓葬出土的文物。还有一件很大的器物,壶盖是莲鹤文,壶身是五羊身,壶底是晋代的式样,简直是中国历史的大穿越。就是这样的文物,居然召集国内的专家去开评审会,参加评比会。”

曾经有组织打着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公益主题活动中国组织委员会的旗号,和一些专业团体在北京举行民间国宝评选活动,张廷皓在网上查阅了60件展品的照片,几乎全是假的。

在这些展品中,一个78厘米高的所谓东汉白玉塔上面标志着类似明清时代瓷器的款识:光武年制。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光武是光武皇帝的谥号,光武皇帝的年号是建武,第二个是建武中元。连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顾就去造假。这样的东西竟然拿到了北京饭店宝石厅展出。玛雅文化里面有水晶骷髅头,全世界有34个,美国的科学家经过微痕分析,全部是现代的工具制作的,证明其是造假的产物。在这次活动中发现了伪造的红山文化绿松石骷髅头,也堂而皇之地在北京饭店展览评选。“李鬼的声音已经压住了李逵的呐喊!我们体制内的文物系统集体失声,面对这样的现象不吭气,是不是代表一种默许呢?”张廷皓说。这项活动的组织者说,在我们国家,一级文物可以达到上百万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国家的一级文物连几十万件都达不到。组织者还呼吁把假造的文物送到国外去展出,号称要振兴我们国家的文物事业。

利益至上的畸形需求文物行业需打假治乱

目前,艺术品交易市场中存在商家哄抬价格欺骗消费者谋取暴利,也有人以捐赠为名向地方政府建议修建博物馆、做公益事业,并以这样的名义低价拿走土地。骗贷的人用假造的金缕玉衣,经几位专家鉴定为真品,以此为抵押,骗贷者从银行贷了几亿元,之后便将这些钱挥霍一空。

有些造假者以学术为名,哗众取宠,书不惊人死不休,在学术界产生了种种的怪相。张廷皓看过一部介绍黄山文化的书,其中鼓吹黄山文化的根是轩辕黄帝。在黄山有一个人专门制作黄帝文物的人,造了一批假文物,石刻上刻的是什么呢?篆字!轩辕黄帝时根本还没有篆字!上面还写了许多诸如“承天受命”之类模仿后世圣旨中的内容。这些假文物出现以后,被当地有些人拿来研究,宣称轩辕黄帝就是在黄山。整个事件从头至尾都在欺骗,连学术界都在欺骗!

张廷皓认为乱象的根源,是有一种畸形的需求——— 一切向钱看,经济利益至上。除了拍卖行和文物销售等机构谋取经济利益丧失诚信外,张廷皓认为,还源于鉴定者为贪图钱财以专家的名义鉴定,把假的说成真的,赚取鉴定费,部分电视台过度地去宣传鉴宝节目,最后落脚点是金钱,抛弃了艺术品和文物最基本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完全被金钱取代。

对于文物鉴定中的种种乱象,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李耀申3月28日在国家文物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文物部门有责任高度重视,加强管理。他介绍,今后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根据文物法的要求,推动建立文物鉴定资质资格管理制度;二是加强文博行业道德制度建设,研究修订《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三是协调建立相关部委联合管理工作机制;四是加强法规制度建设,研究制定《文物评估认定条例》;五是加强对媒体有关文物节目、栏目的管理,提倡宣传普及文物鉴赏知识类节目,限制文物估价类节目,禁止在节目中进行文物交易。文物部门可在专业人员、文物资料等方面对媒体提供支持。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给本报记者《关于非公务鉴定的说明》中介绍,凡属于因私在博物院外进行的活动,鉴定专家必须明确告知院外活动主办单位,不得在任何宣传活动中冠以“故宫博物院”、“故宫”、“紫禁城”中外名称,以防止误导社会公众。

张廷皓称相关的法律措施还是空白,文物鉴定方面的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执法无据。工商部门管理市场,文物部门管出文物入境,文化部门管理拍卖和文物市场设立,公安部门管理盗窃文物。唯独文物鉴定无人监管。有了漏洞,就有人会利用这个漏洞、钻空子,出现了上述乱象。张廷皓建议为了实现健康的文物市场,工商、公安、海关等与文物收藏有关的部门,对乱象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治乱的措施。整顿市场、整顿拍卖。行业自律,惩戒那些造假、售假、鉴假的人,制定相关的文物鉴定规范。在文物法、拍卖法相关条文中增加打假、治乱的条文,特别是打假!

 

责任编辑:韩红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