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窄的胡同——钱市胡同
在大栅栏相邻的珠宝市街西侧,有条北京最窄的胡同--钱市胡同,街长55米,宽0.7米,街内南北共有九组建筑。尽端是一庭院,上有罩棚,旁有铺房,是清代官办的银、钱交易的“钱市”遗存,是早期金融市场的雏形。
“钱市”的形成与“炉行”有关,炉行即官家批准熔铸银锭的作坊。
珠宝市街是清代炉行最集中的地段,形成了钱市,民国以后炉行萧条,钱市无市,才改建成银号铺房,形成一条窄胡同。
街南四组三合院和一间铺面,每组三合院占地80平方米,从门上匾书有更改的迹象分析,当时是炉行,后改为商店作坊。街北四组均为独立式房屋,有二层、三层楼,原是银号。
三合院结构均采用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形式,砖门楼,抬粱式屋架,仰合瓦顶,屋顶现尚存气窗,是炉行冶炼银锭的作坊,北面楼房是中、西两种式样,栓、窗套、檐口线脚及铁花护栏等装饰,都体现中西结合。
三层楼后半部用中式建筑,前半部有一个两坡顶凉棚,做为中西两种风格的过渡,门上有石匾,匾名“大通银号”。
二层搂门上有石匾,匾名“万丰银号”。小巷西端是钱市的两排平房,中间天井升高,上加五撰悬山式屋顶,两侧升天窗。钱市胡同是中国现存最早,也是最完整的金融交易所;
同时,在一片狭小的土地中创造出紧凑而多样的建筑空间环境,既反映这条街巷特有的属性,也显示出建造设计者的聪明才智。
拐弯最多的胡同——九湾胡同
北京市转弯最多的胡同是九湾胡同,它位于宣武区东部,东口与铺陈市胡同相连,西口从校尉营胡同通出,全长约390米,弯曲之处不下于13处,堪称北京城弯道最多的胡同。
北京的胡同多是直来直去,但您万一走进北新桥附近的九道湾胡同准要迷路,小小的胡同一分为五却拐了十九道弯,不迷路才怪。西城区也有一条九道湾胡同,不过现已改名为百代胡同了,前门外的九弯胡同仍在,实际上要拐十三个弯。
针对九湾胡同的西口,有很多诡秘的说法:向西走不吉利。年过八旬的老人李虹一谈到胡同西口,她眼神里都还带着恐惧的神情,说:“长这么大,我几乎没从胡同西口进出过。九湾胡同的西口比较狭小,比较偏僻,走的人少,住户多集中在东边。刚解放时,胡同西口出过一起命案,胡同里的老居民们更加相信了‘走西门不吉利’的说法,于是各种说法就不胫而走。到现在,真正使用胡同西口进出的居民并不多。”
家住九湾胡同10号院的李师傅说,九湾胡同的名称来自于胡同有9个90度的拐弯,其实按地砖线划分,胡同里总共有13个弯。李师傅透露,在胡同里,男孩子们最快乐的游戏是骑着自行车在弯道里玩飘移。他在青年时也喜欢参加自行车比赛:先是从东边骑向西边,谁骑得最快,并且车把没被墙擦着,谁就被认为技术最牛。
最古老的胡同——元朝就有的砖塔胡同
砖塔胡同位于西四牌楼附近,砖塔胡同这一名称,来自于矗立在胡同中的一座青砖古塔,这座塔是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老师,金元之际的高僧万松老人的葬骨塔。万松老人塔的精确塔龄已不可考,但根据史料推断,可以
肯定在六百年以上,而砖塔胡同的年龄亦应与此相仿。明人张爵所著《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成书于嘉靖三十九年)、清人吴长元所著《宸垣识略》(成书于乾隆五十三年),均把砖塔胡同作为京城古迹加以收录,由此亦可以推断砖塔胡同历史之久远。
元代北京的胡同名称,保留到今天的已为数不多。位于西四丁字路口以西的砖塔胡同就是其中的一条,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关于砖塔胡同的古老,我们可以从元人李好古的杂剧《张生煮海》中找到佐证。在剧的第一折中张生与龙女定情后,家童凑趣,与龙女的侍女梅香调情。家童云:“梅香姐,你与我些儿什么信物!”侍女云:“我与你把破蒲扇,拿去家里扇煤火去!”家童云:“我到哪里寻你?”侍女云:“你去那羊市角头砖塔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足证元大都城里,已有砖塔胡同。至于“羊市”则应指砖塔胡同旁边的羊肉胡同,同样历史悠久。
砖塔胡同因胡同东口有一座八角七重檐的青灰色砖塔而得名。此塔名为“元万松老人塔”,为纪念万松老人而修建的。关于万松老人及此砖塔,在明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卷之四《西城内·万松老人塔》中有详尽记载。
责任编辑:韩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