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邑博物馆位于朔州市朔城区崇福广场西侧,与东侧的鄂国公尉迟庙遥相呼应。博物馆占地3845.6平方米,采用全木结构仿古建筑,呈辽金建筑风格,其造型古朴雄伟,与崇福广场大戏台、鄂国公尉迟庙构成朔城区三大古建筑群落。
朔城区文物旅游局局长杨永胜介绍,该馆共分序厅、造像厅、字画厅、陶瓷厅、青铜厅、石刻厅、杂项厅7大展厅,共展出自远古白垩纪时期至上世纪40年代的745件珍贵文物,其中包含有北魏曹天度千佛石塔塔刹等国家一级文物20件,国家二、三级文物189件。
4月25日,杨永胜特许本报记者进入采访,本报由此成为该馆接待的国内首家媒体。
镇馆之宝北魏塔刹博物馆的序厅也是该馆入口,主要是介绍博物馆的有关情况,未展出文物。
造像厅是该馆的第二展厅,一开门,迎面展柜里陈列的便是镇馆之宝北魏曹天度千佛石塔塔刹。当年,该石塔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通高3米左右,塔身高2.5米,共9层,塔身上面共浮雕佛像1400多尊。特别是侍立菩萨像高1.81米,与真人略同。
令人痛惜的是,1937年,日寇占领朔县城(现朔城区)后,驻扎在崇福寺。当时,千佛石塔存放在崇福寺弥陀殿东南角,是镇寺之宝。日军被石塔精美绝伦的雕刻艺术和文物价值所吸引,于1939年将石塔偷偷运往日本。就在石塔要被日寇装箱运走的时候,被抓差搬运的丁克成冒着生命危险将石塔的塔刹部分藏了起来;但塔身仍被掳回日本。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塔身被交还给中国,后辗转台湾,现保存在台北历史博物馆,是那里5万件文物中首屈一指的镇馆之宝。新中国成立后,丁克成将塔刹献给国家,塔刹重又回到崇福寺。如今,塔刹虽然残蚀严重,但精细如丝的雕刻线条,透过岁月的沧桑依旧栩栩如生。
国宝精品令人叫绝字画厅是博物馆的第三展厅。清代四状元陆润庠、王仁堪、曹鸿勋、黄思永的书法,在展厅格外夺目。陆润庠的书法作品是一对水墨纸本行书七言联,笔墨方正光洁,意近欧阳询之神韵;最惊绝的是曹鸿勋书写的十二屏条为金黄色绢本,五色织锦边,装裱缜密,笔法圆润秀丽,端庄凝练,是楷书中的精品。与四位状元的书法作品交相辉映的,是清代数位探花榜眼的书画作品。
在第四展厅陶瓷厅里,一件平底的白釉印花盘,浅腹微曲,胎质细腻坚致,盘心印牡丹花卉纹,光彩夺目。杨永胜介绍,这是明代法华瓷塑,定窑烧制,属国家一级文物。
第五展厅是青铜厅。记者在此见到了之前曾多次采访过的文物专家雷云贵和孙学瑞,两人正蹲在历代钱币展的展板前,小心翼翼地固定一枚枚珍贵的钱币。74岁的雷云贵说,青铜厅里是彩绘铜雁鱼灯唱主角,“这个是复制品,真品在故宫博物馆。”西汉时期的彩绘铜雁鱼灯高53厘米,1985年出土于朔县照十八庄,铜制灯体上遍施黑、白、红、绿彩色纹饰,令人观之心动。“灯盘、灯罩可转动开合,便于挡风和调节光照度、光照方向。”雷云贵得意地说,“灯的鱼身、雁颈和雁体中空相通,可将烟尘吸入雁的肚里让水溶解,净化空气,各部分可拆卸,便于清洗,说明中国古代人就有环境保护意识。”
回望朔州烽烟滚滚朔州的历史,源远流长。
石刻厅是第六展厅,两件一米多高的经幢吸引了记者的眼球。杨永胜说,这两件经幢,记载了辽代朔州地区佛教密宗的发展状况。而一通高180厘米、宽93厘米、厚18厘米的辽乾统七年杭芳园石碑,则详细记载了辽代元帅吴相施宅的规模盛况及后改为栖灵寺之事。记者看到,碑文为行楷书体,书法貌丰骨劲,气韵深沉,约1100余字。碑文开头有“杭芳园右临广路,面口玉塞之戎困,北依金城之戍楼”的句子。
孙学瑞根据依杭芳园所居位置推断,“右临广路”为雁门关通往杀虎口的大道,“玉塞”为雁门关的美称,“金城之戍楼”指应县木塔及其军事功能。“栖灵寺遗址还在,当地村民叫寺儿疙塔。这个碑原来立在朔城区西影村东南的栖灵寺内,明洪武三年移作朔州北城门石额。1972年夏天,朔县北城门石额跌落,断成两截,人们运回崇福寺。”文物的命运,总是被历史的风雨左右。
最后一个展厅杂项厅里的一门大铁炮,因为曾埋在明长城地下,才没有被上世纪“大炼钢铁”的潮流化为乌有。大铁炮和一把大铁刀因为“个子太大”,成为展馆仅有的几件没能被“关进”展柜的文物。它们被陈列在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的最后一个展柜前,背景是一截气势宏伟的明长城照片。雷云贵介绍,这门竹节形大铁炮是上世纪80年代,人们在明长城脚下挖出来的。细细端详,大铁炮口径大于底径,口沿下铸有“万历二十二年吉日”的字样,炮体一侧铸有“神池堡中路”铭文。
那把高逾两米的大铁刀,刀与柄均为铁铸。雷云贵的研究结论是,为明代习练武功和武科举考试用刀。当地民间传说“是尉迟敬德年轻时习练武功时用过的”。对这一点,他不敢苟同,“因为没有依据。”
责任编辑:韩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