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行业聚焦 > 正文

胶囊标准中国最严格 药品包装监管乏力遭质疑(2)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宋华琳还说,要有力地狙击“毒胶囊”,监管部门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医药貌似一家,事实上,彼此都有很强的专业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更多的是具有医学背景,而药品监管的宗旨在于‘确保药品安全有效’,更多需要的是相关的药学、化学、生物学、毒理学知识。”他说。

“这次在‘毒胶囊’事件中可以看到,在药包材和容器方面,很多专业知识都超出了药学范围,涉及到制药工程、化学冶金等方面。而在人员专业性构成方面,据我所知,不少药监局的配备还有相当差距。”

他以FDA(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为例指出,FDA的工作人员是拥有高薪收入和一流药学、医学背景的专业人员。“另外FDA中设置了药品以及生物制品审评和研究中心,里面的工作人员多达几千人,每人一年审评的药品才几个。而中国的药品审评中心只有100余人,一个审评员一年的药品审评量是几十个,基本一周一个。”宋华琳说道。

好的药品监管须“抓住源头、全程干预”

国家药典委员会首席专家钱忠直研究员曾表示,对于铬的测定,美国药典和日本药典都没有规定,只有欧洲药典才对铬有限度要求,它的规定是10ppm(毫克/升)。我国药典规定的是2ppm,可以说是最严格的一个标准。之所以定为2ppm,就是要杜绝工业皮革的下脚料混入制造胶囊的原料,2ppm这个限度就是把铬作为标记物来控制工业明胶的混入。

有了如此严格的标准,为什么政府的监管之手还是如此乏力呢?

在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孙忠实看来,对药品,应该建立起“抓住源头、干预全程”的监管机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40~50年前,我们说药品是检验出来的,30年前,我们说药品是生产出来的,现在,我们说药品是设计出来的。”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全程干预意味着,在进行药品的研发阶段,就应该评估它可能的不良反应;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符合质量标准,一切的设备、原材料辅料都要经过检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张世德则呼吁,监管之外,行业自律也很重要。否则可能“劣币驱逐良币”,将那些成本高、用料安全的企业“反向淘汰”掉。

“紧靠监管难免挂一漏万,药厂企业应该充当‘第一责任人’的角色。”胡颖廉建议,在一些药品生产业的“集聚地”,提倡企业间的互相监督。“一旦发现有一个厂家存在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而且反复发生,就限制这个地区的所有企业进入市场。”他说,“企业最了解彼此之间的猫腻,隔壁企业做什么违法的勾当,其实我很清楚。如果你的违法行为最后触犯了我的根本利益,那我显然会把这些信息报告给监管者。”

通过这种利益的制衡,他相信监管部门发现药品生产中的违法事件,会相对便利。

孙忠实最后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毒胶囊”事件的确引发了社会关注和讨论,但在事件平息之后,对药品的监管却不能放松。“药品监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他说。

宋华琳还表示,药品监管不仅需要形成“稳定的、一以贯之的监管风格,对高风险的药品,还要增加监管的频率”。 

责任编辑:王雪莲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