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深度 > 人物报道 > 正文

专访: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摆脱经济危机的必由之路(2)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奥巴马的能源政策是失败的

在进一步说明五大支柱需要协同发展时,里夫金用美国的能源政策做了一番阐释。在他看来,奥巴马总统的新能源政策是失败的。

“如果只重视五大支柱其中之一,例如只重视国内市场的能源生产,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美国就在这方面犯了错误。奥巴马总统的新能源政策浪费了数以十亿计的美元,使纳税人的钱打了水漂。他的新能源政策并没有产生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例如,在某一州进行燃料电池生产,在另一州建设太阳能发电厂,但却并没有将这些联系起来,使得这些投入很难单独发挥效果,更谈不上对经济产生推动作用。”里夫金流露出些许失望。

里夫金进一步说明:“我再次以汽车工业为例,解释协同发展的重要性。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做得很好,除了汽车制造外,同期还诞生了全国范围的加油站系统、高速公路系统,还加速了城市化和郊区住宅化进程,而这又进一步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建设。事实上,这些都是共同发展的,不会一个接一个的出现。而目前美国的能源政策,并没有体现出对协同发展的深思熟虑。”

在采访中,里夫金多次提到了美国的能源政策,他说之所以反复提及美国的能源政策,是希望给其他国家以警示。

他介绍,在上任第一天,奥巴马就立即着手解决美国的经济复苏问题。奥巴马政府将经济复苏问题与国内所面临的其他两大问题——能源安全和其后变化联系在一起。奥巴马总统开始谈论绿色经济的前景,以及可能创造出的新工作机会。每当奥巴马提到绿色经济复苏计划时,总能提出一长串其政府将要实施或建议的项目方案和具体实施措施名单。这些方案中有相当一部分获得了奥巴马政府的资金支持。比如,投入116亿美元用于提高能源效率、63亿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建设、44亿美元用于电网点带化改造、20亿用于研发插电式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技术。但奥巴马的政策缺少协同发展的远见。使得很多政策成为摆在美国民众面前的一堆实验性计划和搁置项目。

他认为,欧洲的经验值得借鉴。目前欧洲议会已经认可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规划,而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2007年5月,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正式宣言,该宣言将进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任务交付给欧盟27国的立法部门。议会对新经济愿景的强烈支持向世界其他地区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欧洲已经走上了新经济之路。

“而美国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政策。”里夫金说,目前美国正在投资在中西部和西南部安装巨型、集中的风能和太阳能电厂。然后建立一个超高压电网,将这些人口较为稀少地区所产生的电能输送给东部人口密集地区。但可悲的是,电网的建设费用将分摊到数百万消费者头上。这种对可再生能源的集中生产、统一分配的政策,并没有得到东部各州和电力公司的认可。2010年7月,新英格兰和中大西洋地区11个州的州长联合致信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和少数党领袖,反对这一输电政策。很多州长认为,这将损害部分地区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努力,同时也不利于创造就业。更可怕的是,这一项目投资高达1600亿美元。

“我和很多学者认为,此次经济危机的实质,其实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难以为继。但奥巴马政府却不愿正视这一现实,而是花了无数纳税人的钱,去拯救银行业。通过进一步的金融改革和监管,可能会缓解此次经济危机,但却无法摆脱,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经济继续持续发展的动力。”

“但是欧洲已经看清了形势。欧洲计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耗,占到能源总消耗的20%,意味着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欧洲生产三分之一的电力。而德国等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将建筑改造成微型发电厂了。另外,戴姆勒公司的氢气动力客车已经作为欧洲清洁能源项目的一部分在汉堡、阿姆斯特丹、伦敦、柏林、马德里等一些城市投入运营。另外,欧洲还在和地中海地区的非欧洲国家以及非洲国家,商谈跨洲能源分享的可能性。”里夫金认为,欧洲已经成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并走在了前面。对于其他国家而言,选择就在眼前,其决定将直接影响未来国家的经济前景。(记者 侯云龙 曾德金 王龙云)

■观点精选

● 所谓“ 工业革命”,必须包含三大要素:新能源技术的出现、新通讯技术的出现以及新能源和新通讯技术的融合。当新的能源、通讯技术出现、使用和不断融合时,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进而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目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用和不断融合后,将带给人类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再次巨大改变。

●我们目前面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其原因是以化石燃料以及相关技术为基础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日薄西山,无法再支撑世界经济的发展。

●欧洲已经开始进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尝试。欧洲计划在2020年前,有可再生能源提供20%的电力,到2030年,30%的电力将来源于绿色能源。

●一项令人振奋的研究显示,太阳光线一小时的照射所产生的能量足以支撑全球经济运行一年。如果这些能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那么新能源毫无疑问将成为摆脱此次经济危机的一大基础。

●新能源或新通讯技术单独发展,尽管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但难以产生“工业革命”式的效果。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现方式,“五大支柱”非常重要。支柱一,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支柱二,将每一大洲的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以便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支柱三,在每一栋建筑物以及基础设施中使用氢气和其他储存技术,以存储间歇式能源;支柱四,利用能源互联网技术将每一大洲的电力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这一共享网络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互联网;支柱五,将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以及燃料电池动力车,这种电动车所需的电可以通过洲际间的共享电网平台进行买卖。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