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公里以外困扰欧洲大陆的主权债务危机,给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本就艰难的经济转型再添挑战。
在中国主动调控放缓经济增长步伐的背景下,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正在给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新的不确定性。面临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专家指出中国应抓住机会积极推进改革,化“危”为“机”。
继5月6日希腊议会选举组阁失败后,希腊17日晚宣布支持紧缩与留在欧元区的新民主党在选举中获胜。虽然这一结果暂时缓解了希腊破产并退出欧元区的恐慌,欧元区当前仍存在不少变数。
分析人士认为,一旦希腊组阁受挫,整个欧债危机局势将急剧恶化;而即使组阁成功,新政府也将面临各方压力。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认为,欧元区未来走势仍不明朗,将面临长期的经济阵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郑联盛说,欧债危机若持续深化,将在贸易、宏观政策、投资、外汇储备管理等方面给中国带来新的压力。
他指出,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投资将首当其冲。自2004年起,欧盟已连续八年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1年双边贸易额达5672.1亿美元,同比增长18.3%,而今年前5个月,中欧贸易仅增长1.3%。
与此同时,由于制造业投资约占中国整个投资额的四分之一,外部需求的减弱将导致制造业投资需求放缓,从而影响中国经济增长。
“目前,欧洲经济体去杠杆化的趋势更明显,总需求水平更差,这将是一个趋势性的事件,很难在短期内有好转。”郑联盛说。
他表示,欧债危机加速了资本流回美元资产,使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增值性面临现实的困境,加大金融市场风险。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已连续五个季度回落,原来的主动调控叠加了外部环境的强烈冲击,使得经济的下行风险不断出现。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同比降至8.1%,为近三年来新低。根据摩根大通的估算,欧元区经济增速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就可能拖累中国经济增速下滑0.3个百分点。
近年来,为减少对外需的过度依赖,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消费和投资的措施以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事实上,中国的结构转型已初见成效,2007年,中国外贸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今年第一季度降至0.05%。
然而,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无疑给中国宏观政策决策增加了难度,使中国在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时面临两难。王小广表示,受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居民消费短时间内很难实现跳跃性增长,而若出台类似于2008年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将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不利于长期稳定发展。
“调结构本身是有风险的,需要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欧债危机的不断深化使中国在调结构过程中可能要对外部风险进行更多考量,实质性的调结构可能会延后。”郑联盛说。
为应对经济下行风险,5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随后中国政府加快了对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审批速度,并通过降息等货币政策刺激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如果外部因素不那么负面,中国就不会出台这些新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连平说。他认为中国应该坚定以内需拉动为主,不能像过去一样依靠外需,同时应采取改革措施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保持居民收入合理增长,刺激消费。
在不少专家看来,尽管短期内中国的出口贸易遭受重创,欧债危机的压力也可能成为推动中国出口和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动力,倒逼经济转型,欧元资产的大幅下跌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投资机会。
“在外需不振的压力下,一些中国企业开始考虑创新、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探索新兴领域的增长以及降低资源投入比例等,这些做法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制造业、出口行业转型。”连平说。
郑联盛表示,中国应制定预案,对欧债危机风险扩大特别是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导致的金融市场动荡加以防备。同时,他建议鼓励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机构及企业投资欧元资产,将外部风险转化为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王雪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