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央行进行的2012年第2季度储户调查显示,居民物价满意指数、收入感受指数、就业感受指数均有所下降。鉴于当前物价、利率水平,更多人倾向于消费而不是投资。在购房意愿方面,认为房价过高难以接受者增多。其中,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为53.2%,较上季下降1.7个百分点,是1999年有调查以来同期值中的最低水平。
尽管央行季度调查的领域涉及物价、房价、储蓄、投资、就业等多个方面,但舆论更关注居民收入信心。因为收入信心不仅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还关系到居民的幸福指数、生活尊严等。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对收入信心可以用“比较糟糕”来形容。虽然从今年一季度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统计数据(人均可支配收入6796元,同比名义增长14.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来看,“涨势”依然喜人,但似乎没有给足公众信心。
居民收入信心之所以14年来最低,显然,一方面与今年一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增速回落有关;另一方面,与居民微观感受有关,即自己的收入增长不多或没有增长。但这与一季度的收入增长统计数据有一些矛盾,唯一的解释是,少数高收入者拉高了人均收入水平,而普通工薪阶层收入并没有多大变化,所以对收入缺少信心。
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居民收入信心大降是个很糟糕的事,这意味着居民在未来消费、投资甚至在医疗、教育等方面花费都比较谨慎。无疑,收入信心大降将会影响到“稳增长”的成效。在笔者看来,居民收入信心大降这一调查结果,不是让我们来观赏的,而是一堂警示教育课,提醒有关方面围绕“收入信心大降”反思自己的责任,以便做好民生文章。
虽然居民收入信心大降很大程度上与宏观经济形势有关,但也与收入分配改革滞后有一定联系。因为收入分配改革滞后就会影响到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继而影响到他们的收入信心。因此,收入信心大降,不仅提醒有关方面加快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而且也提醒应该向中低收入人群适度倾斜——以收入分配改革来撬动居民收入信心。
再譬如,给物价管理部门也上了一堂课。收入信心大降提示有关方面注意控制物价,不能出现收入降、物价涨的局面。同时,也提醒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组织等部门,加快推进职工工资协商制,让职工在收入方面拥有话语权。尤其是,最低工资标准要硬起来,不能因为当前主要经济指标下降而松动最低工资标准。
当然,居民收入信心大降也给各行各业上了一“课”。比如,以“炒”闻名的黄金、农产品等行业必须谨慎了,收入信心大降可能意味着居民投资和消费双双下降,如果继续炒高产品价格,恐怕要栽跟头了。再比如,楼市最近回暖明显,部分开发商开始躁动,如果意识不到居民收入信心大降,最终可能跌入深渊。总而言之,“居民收入信心下降”,是各方都需关注的信号,惟其如此,才可各自调整促成整体性和谐。 □华西都市报特约评论员张海英
责任编辑:何晓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