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观察与声音 > 正文

为何国际大牌敢在中国“耍横”(2)

来源: 广州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是消费者不成熟

还是监管者不成熟?

业内人士反映,国际知名品牌在海外市场是循规蹈矩的,消费者确有“上帝”的感觉;为何进了中国市场,行为就发生了“变异”?有人认为,我国消费者心理不成熟。还有的认为,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

专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一是有关的监管部门、第三方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并没有形成比较好的联动机制;二是中国的国家标准与国外不尽相同,检测手段有限,对一些产品的安全性等缺乏具体的评估,而且缺乏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品牌形成约束力。

上海市消保委常务副秘书长陶爱莲说,中国现行法律、法规设定的违法成本较低,导致一些国际大牌有恃无恐。而在欧盟,触犯反垄断法规的公司最高将被处以相当于违规年营业收入10%的罚款。

还有一个原因,中国消费者的集体力量不够,导致了国际大牌减少售后成本。

加强监督检查

主动开展维权

面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一些有违商业诚信以及见利忘义的行为,陶爱莲、晁钢令、邱宝昌等专家学者认为,指望企业自律很难让市场更加合理,必须从执法层面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

邱宝昌说,首先必须明确执法和监管主体,加大行政监管力度。晁钢令认为,应该对代理商形成严格的监管,对不诚信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大幅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

陶爱莲指出,除了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之外,消费者也可以联合起来,集体进行抵制。(记者周琳、陆文军) 

 

责任编辑:贺一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