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最近关于机场建设的新闻不少,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祁海为此专门给本报撰文,希望唤起各界思考。
报载,近年各地大兴新建或扩建支线小机场之风,败多胜少。2011年,我国180个机场中有135个亏损(多是支线小机场),亏损面达75%。但民航部门和某些地方高官似乎不脸红,其辩解的理由语出惊人。
官员说,这些机场之所以亏损,是因为中国的机场太少而不是太多。云南省就因为机场多而产生“网络效应”,12个支线机场全部盈利。
假如多数中国同胞都有乘飞机的欲望和经济能力,只是由于航线航班太少而“飞不起来”,当然应多建机场。问题在于当下多数中国百姓并不富裕,但机票贵,机场餐饮消费和进出机场的交通费也贵。乘飞机耗费时间也不少,许多机场到市区单程要一小时,航班误点是家常便饭。这些问题未解决之前,建再多的机场,也未必能培养多数人乘飞机的兴致。若是旅程不很远,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应该是多数旅客的首选。
其实云南的支线机场盈利,与机场数量多少并无必然联系。东北某省的面积不到云南的一半,却有6个机场,其中一个机场去年全年只有319名乘客,平均每天不到一人!假如机场的选址、经营管理等不适应市场需求,建得越多,亏得越多。
官员说,一座机场对一方经济有拉动作用,因此应将支线机场定位为公益性较强的公共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其意是:即使机场亏损也值得,可由公共财政埋单。
但许多城市建了机场之后还是很穷,并未提升地方形象。这些机场没有客流和货流,无法带旺当地百业。飞机乘客中也不见能给当地带来巨额资金的财神爷。更有甚者,机场不是小车站小码头,除了建机场须耗巨资,开航之后的运营保养成本也很高,若亏损,便是烧钱的无底洞。例如,我国中部某市的机场乘客极少,又要保留几条航线。当地市财政只好每天补贴航空公司54万元!欠发达地区的政府更是没有足够的财力供养巨亏的机场。如华东某市新建一个机场,平均每日十几名乘客,但建机场花了3.8亿元,连当地小学生都要集资!拿穷百姓的血汗钱填机场的无底洞,须防激起民怨。还不如拿建机场的钱为百姓办一些更有意义的实事。
我不是说中小城市一律不能建机场。温州机场每年的客流量可达560万人次,高于许多省会机场,这样的机场就该建。苏州市政府不建苏州机场,但出资与无锡市政府共同扩建离苏州不远的无锡硕放机场,改名为“苏南国际机场”。苏州市政府不搞重复建设,也能让苏州群众享受航空服务,妙!
“十二五”期间,我国还要新建机场82个,扩建101个现有机场。民航官员说“要有一定的超前性”。适当超前未尝不可,但脱离国情的过度“超前”,就会劳民伤财!1958年“大跃进”期间,全国许多小市穷县都一窝蜂办大学,几年后因办不下去都下马了,我们不能重蹈覆辙!
将要新建或扩建的机场,切莫匆忙动工。民航部门和各地政府的领导该冷静下来,总结近年来机场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机场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承担能力等进行科学的论证之后再决定是否上马,这才是对人民负责。(作者是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祁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