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时事评论 > 正文

新华网评:7月信贷增速低于预期折射啥

来源: 新华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余丰慧

央行数据显示,7月新增贷款5401亿元,较上月大幅回落3000多亿元,创下10个月以来的新低,也低于此前的市场预期。

无论是从稳增长正在加力、预调微调力度加大、对信贷投放诉求强烈判断,还是从6月份信贷猛增8000多亿元趋势分析,乃至从银行自身盈利效益看待,市场普遍认为7月份信贷增量最少应不低于6月份的规模,最高预测值达到了11000亿元。然而,结果却让市场人士大跌眼睛。笔者作为业内人士,也不曾料到7月份信贷投放如此之低。其原因究竟何在呢?

从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看,7月信贷增速之低折射的正是宏观经济环境持续低迷的现状,预示着经济仍在底部艰难爬行。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较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从企业看,中小企业困难局面没有好转,国有企业盈利水平持续下降。煤炭、电力、钢铁等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受内外需不振影响,7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2.7%。其中,出口仅增长1%,增速创半年来新低,大幅低于此前市场预测。宏观经济状况如此低迷,使得实体企业生产积极性降低,从盲目扩张到谨小慎微,出现了对信贷需求不旺甚至不愿意贷款的状况。宏观经济不景气使得企业不敢盲目借贷,银行出于风险考虑也开始惜贷。

从银行内部分析,则有三大原因。首先,6月份以后,央行接连两次不对称降息,使得存贷款利差缩小,银行通过贷款规模扩张盈利的空间下降。如果银行将存款利率上浮到顶、贷款利率下浮到底,一年期贷款银行几乎没有利润可赚。利率调控的导向,无疑加大了银行转型力度,许多银行开始向中间业务挖掘效益空间,贷款扩张动力减弱。

其次,7月份新增贷款5401亿元,存款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5006亿元。贷款和存款这一增一减,存款增速显著低于贷款增速,使得存贷款比例吃紧,制约了银行信贷增速。虽然商业银行法规定存贷款比例不能超过75%,但监管部门出于风险考量和存款准备金率维持在历史高位的现状,对各家商业银行存贷比例监管指标都规定在70%以内,有些银行则更低。而目前银行业全行的存贷比已高达69%左右,即将撞到红线。

再次,由于经济放缓,各类企业经营都出现困难,使得企业包括农户个体贷款风险开始逐步集中出现,银行贷款不良率开始攀升。受此影响,银行内部特别是信贷人员放贷异常谨慎,甚至只收不贷,大大影响了信贷投放。

从以上内外原因分析,出现了这样一个多年未见的怪现象:企业不愿意借贷,银行不愿意放贷。笔者担心的是,接下来也许会出现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经济不景气,企业经营困难,企业和银行都不愿增加贷款。贷款增速缓慢又使得市场中的流动性出现不足,企业生产资金不足,又导致整个经济持续下滑,企业经营越来越艰难。

信贷的正常增长有赖于宏观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的有效复苏。银行贷款的有偿性和追求高回报、避免高风险的特性,决定了贷款更乐于“锦上添花”而非“雪里送炭”。改善宏观经济持续下滑状况,是信贷恢复活力增长的关键。这就要求,稳增长必须加力,关键在于扩内需、刺激国内消费。一是宏观经济手段必须有所侧重,其中,财税调控手段一直比较弱势,作用有待提高。笔者认为,应当强力推出大幅度的减税降费措施。二是信贷手段在稳增长中不能缺席。对于国家在建续建重点工程项目、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民生项目、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都应该给予适度配套贷款扶持。

就银行来说,对于生产技术含量高、产品有销路,而因为一时资金困难的企业,应该大胆放贷支持。对于困难企业的存量贷款,完善保全措施是必要的,但能过通过注入新贷款,实施复活工程的,尽量给予贷款支持。尽量不要“逼债还贷”,否则,将企业逼到死路后,存量贷款也将难以归还,银行损失会更大。眼下,各方多措并举,促使宏观经济快速复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


责任编辑:王雪莲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