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和瓶颈依然存在
对于各路资本来说,养老产业、养老社区无疑打开了一扇投资的大门。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养老产业还不能说已经形成气候。养老产业的总体规模、服务和配套与欧美相比还有较大距离,更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业标准和监管制度。
就消费观念而言,养儿防老、居家养老是中国人传统的观念,目前很多人并不会选择养老社区。另外,养老产业投资大、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不管企业还是机构,收支平衡或者盈利是其存在和扩张的基础。这方面中国的养老产业先进入者还有一段路要走。
据了解,目前武汉市有养老床位3万张,养老机构144家,其中129家是民办。总体而言,养老机构都处于保本、微利状态,很多要靠民政部门的补贴才能维持运转。
关于盈利问题,有不同的说法。奚志勇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亲和源的发展方向是走养老服务这一块。事实证明,我们创新的商业模式是盈利的。”他曾反问:“我们不盈利,风投能进来吗?”
对盈利问题,燕达的田利剑则是淡化处理。他说,其实养老产业是非盈利机构。即使是在国外,它也不是完全用来盈利的,在国外,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的经费也不成问题,养老机构的运行有的还得到一些社会基金的支持。但现在中国的情况还不到那一步。燕达在用地审批等环节,还是按照商业用途来审批的。至于燕达养护中心的入住人的一般养护以及看病、吃药和公费医疗如何对接等,还需要进一步磨合沟通。
但不管怎么说,办健康产业、养老产业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经济账是不能不算的。田利剑称,在燕达的养护中心,生活完全能自理的人,一个人每个月开销不到3700元,包括吃住,不包括用药;不能自理,需要24小时照顾的人一个人一个床位大概在8000元左右。这里的超市和餐厅的收费也不高,只是作为配套设施而设立,并不是为了盈利。听了这些,记者的直观感受是燕达的收费不算特别高。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规模效应,燕达健康城恐怕不容易达到收支平衡。
现在三甲医院的人员的聘请还在进行中,这笔费用估计也不少。此外,笔者观察,由于燕达健康城所圈的一块地基本是平地,除了一条人工河外,自然风景还不是很理想。目前的绿化,以及室外环境的美化,恐怕还是需要一些投入——总的来说,资金量不是个小数目。河北三河燕达实业集团在这个项目上,一期工程投资了近70亿元,加上二期,预计投资100亿元。如果一直持续地投入和缓慢地产出,确实会考验资方的勇气和耐力。
不管怎么说,养老产业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到。据预测,203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2.48亿,2050年将达4.37亿,届时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达到总人口的31.2%,也就是说每3到4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个是老年人。如果庞大的人群预示着养老产业潜伏着巨大的商机,那么各投资方在理性规划并把握好节奏的情况下,应该可以在这片庞大的蓝海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