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哪些制度性短板?
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缺乏、信息渠道不顺畅
近年来,一批环保企业已经开始进行海外市场拓展,推动环保产业“走出去”,特别是工业废水治理,已具备了海外拓展的基本条件。但在这一过程中,不少企业感觉还是缺乏相关的政策保障机制以及规则、交易模式。
对此,周国梅认为,中国环保产业走向国际市场还面临制度性短板,政策保障体系有待完善,我国企业将面临更多来自目标国在环境管理机制以及政策要求等方面的障碍。而从国家层面看,我国缺乏有利于环保产业“走出去”的相关规则以及交易模式。
除了在政策标准等方面不熟悉遭遇到现实阻碍外,我国企业还会遇到公共服务平台缺乏、信息渠道不通畅等问题。企业缺乏展示自己的平台,国际上则缺乏对我国环保企业的了解。
另外,一些环保企业向海外扩展难免有一些盲目性,特别是缺乏对目标投资国的投资环境、环保政策要求及法律法规、商业机会、工程招标操作模式、产业预警等领域的信息。“我们召开环保企业‘走出去’政策研讨会时,经常听到企业说希望能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帮助他们实施海外战略。”周国梅说。
“走出去”路线图指向何方?
结合援外项目,政府引导,标准先行,突破适用技术
由于发达国家进行相关产业输出时间较早,其发展经验值得借鉴。周国梅说,结合发达国家促进环保产业国际化的经验,我国环保企业迈出国门的路线图应为“结合援外项目,政府引导,标准先行,突破适用技术”。
具体表现为两点:第一,通过现有的环保产业发展经验,固化交易模式并予以国际化。环保企业在固化模式指导下,拓展国际市场。第二,借鉴发达国家以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做法,充分发挥当前我国的资本优势,在对外援助的资金和项目设计中嵌入有利于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意图、相关规则(标准)以及交易模式等,为中国环保企业创造更多的海外市场机会。
同时,针对公共服务平台缺乏、信息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周国梅表示,在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方面主要有3方面工作:针对环保产业重点国别成立环保产业工作组,对双边高层次的环保产业合作进行规划和推进;构建区域环保产业合作网络,利用各种会议、展览等机会,开展推介宣传;建设一批环保产业国际化发展示范基地及示范工程,展示中国环保企业。
周国梅指出,建立信息渠道则要汇总我国环保产业优势领域的信息,在重点国别予以发放和传播;支持建立推动环保产业“走出去”的电子信息平台,将上述信息动态更新,供相关企业及时、便捷参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