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观察与声音 > 正文

美国大豆与中国房子的刚需逻辑:走势吻合度高

来源: 证券时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把美国大豆与中国房子扯在一起,是因为他们讲的同一个故事,那就是中国的“刚需”。

远的不说,说近的。根据中原地产的统计,4月份国内楼市价格有所回暖,5月份成交量上升,6月份价格微涨0.02%,7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平均环比上涨0.14%,已连续两个月上涨。

反观美国农产品市场,去年10月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年2月份,南美诸国干旱,但玉米与大豆行情仍徘徊不前;5月份美国旱灾开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价格已上涨约50%,突破每蒲式耳8美元,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带动大豆和小麦价格全面上涨。

显然,从图形上看,两者走势较贴切。中国楼市“刚需”进场拉高楼价,美国农产品也因为中国进口“刚需”进场而卖出高价。毕竟,作为全球第一大粮食进口国,中国粮食进口规模越来越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增量”。

拉长时间距离来看,两者走势吻合度也相当高。中国入世以来,国内商品房开始迈开上涨步伐,而美国大豆在经历了1996年以后4年多的大熊市后,也开始因为中国而迈入“漫漫牛市”。期间,2006~2007年中国房价大涨,美国大豆也大涨;2008年中国房价大跌,美国大豆也大跌;2010年中国房价再创新高,美国大豆有点“犹豫”,但是今年又创出了新高。

如此相同的趋势,归结到一点:中国楼市的“刚需逻辑”是中国土地有限而人口众多,美国大豆的“刚需逻辑”也是中国土地有限而人口众多,两者都面临资源瓶颈。中国房子关乎中国人的住,美国大豆则关乎中国人的“胃”。中国人的饮食已越来越依赖牛肉和猪肉,进口大量大豆来制造食用油和养活牲畜。因此在过去10年中,北美和南美的农民将更多的土地用于种植大豆,而全世界范围内,小麦和水稻产量增幅有限。

不过,除了这个长线逻辑之外,短期逻辑更是相似,都是因为实体经济的衰退。中国楼市,因为庞大的居民储蓄投资无门,股市低迷、实体经济普遍萎靡,加上过去10年的强大赚钱效应,让人蜂拥而至。美国大豆,则因为全球经济下滑风险仍存,除了美国、德国负收益的国债外,股市和商品风险资产中,农产品因为虚弱的供给面和强盛的需求而备受国际资金青睐。

毫无疑问,全球经济萎缩的格局下,流动性不会跑去实体经济,而更喜欢向“房子”和“豆子”这样的“刚需”进军。缺乏流动性的情况下,已然如此,可以想见,一旦流动性释放,或者财政投资加大,这些“刚需”将上涨到何方呢?


责任编辑:王雪莲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