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高宗”退烧背后:基本面与政策面博弈
糖价的高企与国内偏紧的供需关系密不可分;市场上“抛储越多表明市场供应越紧张”的观点受到众多投资者的认可和追捧,糖价便一路炒作,直冲云霄。
回顾近几年来的白糖市场,无异于一部从“甜蜜”到“苦涩”的交响曲,而基本面、政策面、以及资本则是其间最强劲的音符。
白糖期货的牛市行情,始自于2010年5月份。2010年5月18日,郑糖9月合约从当日4820的价格开始“甜蜜”之旅,一路上涨至去年7月27日7446的历史最高点,让“糖高宗”成为整个期货市场的热词。一年多的涨幅达到54%,按照白糖期货近10倍的杠杆放大效应,多头最大盈利可达本金翻5倍,真是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市场规律就是这样:涨得越高,跌下来也会越痛。进入今年以后,郑糖1月合约从去年12月30日的5820 短暂反弹至4月12日的6801点,“苦涩”的下跌之途就此开始。7月31日,郑糖1月合约跌至5310的今年最低点,与4月份高点相比跌幅为21%,多头本金最大损失超过2倍。
糖价的高企与国内偏紧的供需关系密不可分。2010/11榨季,全国食糖产量为1046万吨,消费量达到1380万吨,产需缺口超过200万吨。由于国储库存相当薄弱,巨大的缺口需要只能通过进口来弥补。由于2011年5月份以前国际糖价从35美分/磅一路下跌至21美分/磅,国内糖价也处于不断下跌的趋势之中,因此进口量受到很大影响;从5月份开始,国际糖价逐步企稳并一举上涨至8月份的31美分/磅,国内糖价也随之走高,进口也在逐渐加大,逐渐起到了调剂余缺的作用。
现货市场从来就是“买涨不买跌”,当市场价格处于上涨的趋势之中,囤货现象再自然不过,这样更加加重了市场库存紧张的气氛,并使得价格上涨的速度加快。2011年7-8月,国储糖共拍卖65万吨,密集程度历史罕见,但是这些拍卖的糖很多还在原糖加工厂的生产线上,足见调控力量的捉襟见肘。
因此,市场上“抛储越多表明市场供应越紧张”的观点受到众多投资者的认可和追捧。糖价便一路炒作,直冲云霄。
而从去年7、8月份开始,随着政策调控力度的加强,糖价一路走低,逐渐回落至6500元/吨附近。今年糖市持续萎靡不振,目前已经跌到成本价附近。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糖市将继续在基本面与政策面的博弈中寻求出路。
对于近期的收储传闻,在肯定其提振市场信心,稳定糖价等作用之余,不少业内人士也指出了其中的弊端,即:一方面,收储将令明年收储空间缩小,国库容量只有280万吨,今年已经超过200万吨,明年的收储能力势必受到压缩。而明年的增产,市场环境怎么做,国家需要考虑的。另一方面,收储价格高于各种渠道的进口价格,将为食糖走私创造很大的空间,对整个行业的经营有消极影响。目前值得担心的一点是,收储会否收进私糖,因为私糖换个包装很难辨认。
“当然,在疲弱的市场中,国家收储无疑是有必要的,但要讲究时机、方法、细则等,尽量避免伤害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作为生产企业,我们自然希望每年全收,但是对整个行业的长期发展是不好的。”曾勇表示。
增产成定局:后市不容乐观
随着去年糖价上涨,种植面积扩大,今年已经达到最高峰。11月中旬即将开始开榨,预计下个榨季将出现“大增产”,增产约20%-30%。而消费量却在减少,因此,估计明年糖价还要走低。
与冷冷清清的糖企相比,南宁郊外郁郁葱葱的蔗林显得格外精神。阳光下,碧绿的甘蔗叶随风摇曳,露出粗壮的甘蔗杆。
“看这甘蔗的长势,肯定是要丰收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8月份是甘蔗的伸长期,近期阳光充足,雨水也充沛,甘蔗丰收在望。
而丰收的预期自然会加大供应过剩的压力。在广西主产区,无论是现货人士还是期货人士,对白糖未来价格的走势,看法均趋于一致:由于供求关系过于宽松,糖价走势并不乐观,震荡下跌的可能性较大。
周云龙表示,业界当然希望糖价上涨,但随着去年糖价上涨,种植面积扩大,今年已经达到最高峰。11月中旬即将开始开榨,预计下个榨季将出现“大增产”,增产约20%-30%。而消费量却在减少,因此,估计明年糖价还要走低。
“经过五年牛市,今年糖价下跌,随着供应预期不断增加,下榨季,糖价将不断下跌。”张亲雄表示。
熊市结束的标志——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一般而言,糖供应量遵循“三年增产、三年减产”的规律,如今还处于增产周期中,而消费量却有一定的萎缩,因此糖价在下半年将震荡向下。
一位不愿具名的大型糖企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白糖产量仍在逐步恢复中,广西去年产量为670万吨,再过一年可能达到690万吨。
据介绍,甘蔗是三年一个周期的植物,也就是说,种下去的甘蔗可以收三年。一旦甘蔗种植面积增加,明年的产量也将增长,下一年可能还不会减少。
目前,是连续增产的第二年,2010/2011年产量是670万吨,2011/2012年或将达到690多万吨。从当前的情况来判断,2012/2013年增产是毫无疑问的。如果增加的多,价格可能低一点。从明年整体价格运行的趋势来看,平均销售价肯定要比今年要低。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从总量来说,就算明年增产,多也多不到哪里去,只要把好国门,自己的产量不会增加到哪里。”
据悉,今年广西的甘蔗涨势依然良好,全省大约增加了70~80万亩,未来增产已成定局。由于甘蔗收购价一般较为稳定,蔗农的利益有政府保障,有一定补贴,还有企业派送的化肥等物资。因此,当地农民爱种甘蔗。而甘蔗种植面积的与年俱增更是加大了白糖的供应量。
那么,下一个周期何时会启动?业内专家称,这需要考虑白糖收购价的走势。如果收购价从500元向下走,可能会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而目前生产成本较高,如下降过大,种植面积或将减少,从而迎来新一轮上涨周期。
国际糖价方面,倍特期货研发中心主任李攀峰介绍称,“现在国际原糖供应过剩在600~1100万吨之间,虽然最近对主产国天气有一些争论,但过剩格局依然不变。”这也将对国内糖价形成巨大的冲击。(记者 黄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