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在知名电视节目“天下收藏”中,被主持人王刚砸碎的“赝品”,最近不少收藏、鉴定专家提出质疑,认为“所砸掉的‘赝品’不少是真品,并且不乏珍品”。对此,该节目制片人和相关鉴定专家表示:“我们绝不可能砸错!”“过程非常严谨”,“我1973年入行,砸错的可能性连0.1的几率都没有。”(本报今日19版报道)
作为外行,我们显然很难一时明辨孰是孰非——究竟是错砸了真品,还是绝对没有砸错?不过,对于这起“砸宝”争议,一个退一步的问题应该不难明辨,或许也更有价值,那就是,对于节目中鉴定的赝品,就一定必须砸掉、非得以“砸”这种爆烈的形式方式来体现所谓的“护宝”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一方面,显而易见,任何鉴定专家,即便是再权威再资深,囿于种种不可避免的个人智识、能力上的局限,面对各种五花八门的复杂艺术品,他都不可能绝对保证自己完全没有任何“打眼”、误判的时候——“0.1的几率都没有”,也不等于是绝对的0几率。因此,只要存在误判的可能性,就必然存在错砸真品的可能性,那么依然坚持要“砸”,就势必不是真正的“严谨”。
更不用说,在今天这样一个专家头衔贬值、诚信体系不完备的时代,除了专业智识能力之外,时下我们的专家们同时还面临不少道德操守方面的局限,如此前媒体曾报道,许多行内鉴定专家,只要肯出钱就愿意开具任何鉴定书——可以毫无忌讳地将赝品鉴定为真品。既如此,反过来,这些专家,又怎么不可能将真品鉴为赝品呢?
另一方面,即便是确凿无疑的赝品,从收藏角度看,也并非完全没有收藏价值。很明显,作为直接诉诸感官、高度物化形式化的艺术品,它的仿制赝品,不可能简单等同于科研领域的抄袭剽窃,在真品之外,仿制艺术赝品尤其是那些“高仿”赝品,同样也可能具有自身的独特艺术价值。这正像“天下收藏”节目专家自己也承认的,“90%以上都是高仿,品质非常高”。比如,在我国传统书画领域,就流传许多“名家仿名家”的高仿赝品,像张大千先生,生前便曾仿制过许多常常能以假乱真的明清名家的书画作品。这种背景下,如果凡是赝品,便无论其艺术价值地统统一律“砸掉”,怎么可能是全面完整的“护宝”,又谈何“非常严谨”?
一面承认高仿赝品的“品质非常高”,一面又仍坚持要“砸”,原因何在?该节目制片人的一番话,其实已经倒出了实情,“电视台做节目,还得讲究娱乐性。如果整个节目都落在鉴别真伪上,会比较枯燥了,普通观众又不爱看了”。这实际上也就是说,“砸”的其实并不是赝品本身,也不是所谓的“护宝”,不过是一种节目的“娱乐性”、吸引观众眼球的“噱头”而已。在这种必须“砸”的逻辑支配下,所“砸”的究竟是不是赝品、是否存在“真品”,显然并不真正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能砸出公众爱看的娱乐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娱乐至死”的,其实不只是不惜一切追求娱乐的人,同时常常也是许多娱乐道具手段的“至死”,如“砸宝锤”下那些难分的真品或赝品。
张贵峰(湖北职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