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深度 > 案例剖析 > 正文

身份问题的背后是思想问题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进一步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这句话常见诸政府工作报告和领导人的讲话。但现实中,垄断企业把持的“铁门”、看得见进不去的“玻璃门”、进去后被迫退出的“弹簧门”,这“三重门”依然顽固无比,让“打破垄断、放宽准入、一视同仁”的社会共识更多只是停留在“识”上。

笔者最近参加一个座谈会,听两个民营企业家讲故事。一个说,某部委领导和企业家私下聊天,说你们以为我不知道资源应该投给谁吗?我当然知道要给谁谁谁(某民企领导名字),但我给他,他做好了,行业里的国企要骂我;他做差了,上级怀疑我和他有什么猫腻。不管他做好做坏,我都不能向他倾斜。国企就不一样,资源给他,好就好,坏了他能找出各种外部原因,和我无关。

另一民企做重组并购的投资,他发现民企要重组国企越来越难,审批到最后总是搁浅,于是采取“曲线战略”,即在重组并购前一定找个大国企最好是央企合作,让其做第一大股东,自己甘居附属地位,好处是成功率高,进去得快,退出也快。

一个行业,如果完全国有垄断或完全市场竞争,“身份”问题都不重要。但如果既有国有也有民企,有亲有疏的身份歧视必将存在。国企产出大约占三分之一,但获得的银行贷款约占70%;稀缺资源的配置和特许经营权的获得,往往是按照是否在“体制内”、有没有“行政级别”来进行;国企在一些上游产业、基础服务业形成寡头垄断,可获得超额利润;一些重要产业的准入条件往往是为大型国企“量身定制”;政府不是加快市场化改革,而是加快国有化扩张,很多地方在既有国企之外,通过“融资平台”又建立了一批国企,民企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大都被挤出。身份问题的背后,还是思想问题、意识形态问题。1992年“南方讲话”突破了“姓资姓社”的身份困扰,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扫清了障碍。20年后的今天,“姓国姓民”的身份问题,也到了该突破的时候。不要再去争辩谁进谁退,而要建立鼓励所有企业公平竞争的规则。好规则能让所有资本、资源迸发出应有的潜能。


责任编辑:王雪莲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