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上午,山东省畜牧协会召集省内白羽肉鸡龙头企业、饲料企业、兽药企业的负责人,就近期肉鸡事件和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座谈,回应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据说,这是肉鸡行业发展30年来第一次大型聚会,也是一次“最高规格会议”,来的大都是各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带“副”字的很少。
产业飞速发展,监管没跟上
与会老总们对肉鸡事件的发生均表示很痛心,对造成的影响很是担忧。兽药生产企业山东信得科技公司董事长李朝阳认为,这杯苦酒是自酿的,怨不得别人,行业应深刻反思。
座谈会上,涉事企业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公司副董事长黄炳亮向大家道歉,称这次事件教训深刻,公司正在反思整改。
山东省畜牧协会会长张洪本表示,近年来我们的肉鸡产业飞速发展,但相应的监管等工作没有及时跟上。我们应该正视问题,不回避矛盾,今后的努力方向是如何实现生态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养殖,如何开展健康养殖。针对我省肉鸡养殖密度过大、成本增加问题,他建议企业走出去,到省外海外建立养殖加工基地。
养殖环节最薄弱
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希民说,山东白羽肉鸡产业完全是出口带动性发展起来的,上世纪70年代先在烟台养殖,全部出口,后来发展到潍坊等地。我国肉鸡养殖是与国际养殖标准接轨最早的产业。随着产业迅速扩张,钱好赚,有条件的要上,没条件的也要上,导致质量没有保障。原先以出口为主,后来转内销,质量控制监管措施放松,问题由此产生。
黄炳亮说,肉鸡市场迅猛发展,六和集团肉鸡产业迅速扩张,但管理没跟上,在部分环节存在漏洞和疏忽。他说,所有环节,肉鸡养殖环节最薄弱,最大失误是部分购销合同不是直接面对养殖户而是与中间商“鸡贩”签订的,易出质量问题。
省畜牧局副局长唐建俊认为,目前是肉鸡质量安全高发期,是转调过程中的问题,这个时期可能持续到产业转调结束,可能会很长,产业转调过程也是利益调整过程。目前养殖规模虽大,但基本上是复制国外模式,没有创新,从种苗到养殖到消费,没有自己的东西。如果不进行改革,不痛定思痛,类似危机还可能发生,损失会更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