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看到金子,占有金子。”
19世纪30年代,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在其名著《欧也妮・葛朗台》中这样描写他的主人公。这也成为当年的人们关于“守财奴”最基本的印象。
时光穿越近两个世纪,打开国门、接轨国际的中国人纷纷涌向北上广深等大都市,追寻着梦想。但让他们疑惑的是,收入在增加、财富在增长,手里的钱包却不得不攥得更紧。
“没有什么比看好自己的钱袋子,更能带来安全感的了。”一位新生代农民工说。在工资涨幅跑不过CPI的今天,选择做一个“守财奴”,或许是老百姓最现实、最朴素、最本能、最理性的选择。
“拉动内需、刺激消费”,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一直在不懈努力中,但是老百姓却依然紧捂钱包。
今天的中国人,难道都是“守财奴”?都乐意做“守财奴”?是什么粉碎了他们花钱的欲望?
什么时候,中国人才可以无所顾忌地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现代版“葛朗台”
2003年以前,郭振兴只有两张存折和一些国债券。之所以准备两张存折,是因为“一张活期,方便取用;一张死期,不到最关键的时候,坚决不能动”。
□ 本刊记者 张子琦
葛朗台是法国作家巴尔扎特小说《人间喜剧》中的主人公。这位世界著名的“吝啬鬼先生”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半夜里把自己一人关在密室,“爱抚、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在送给为自己工作20年的仆人一块旧手表时,“好象做了一件要他的命、喝他的血、抽他的筋的决定。”
艺术源自生活,古往今来,在我们身边,都不乏带有“葛朗台”特质的人。
郭葛朗台
家住北京市房山区的郭振兴,被家人“亲切地”称呼了20多年“郭葛朗台”。
“叫就叫嘛,还是个洋名。”年轻时,对这个有些挖苦意味的外号,老郭没少和老婆生气斗嘴,但如今,这个外号让老郭十分自得,原因无他,“就是因为这么多年的节俭,我才给儿子在北京城里买上了房子。”
“别看我们夫妻俩一辈子只赚死工资,现在却在房山有3套房、2辆车。除此之外,还能给儿子在城里的房子付首付,靠的是什么?就是省!”
郭振兴是北京市农商行房山支行的一名普通员工,妻子老张在镇政府工作。虽然老郭总对儿子说,“比起还在农村种地的发小、邻居,咱家这日子过得就算可以了。”但他深知,如果走出房山这个圈儿,自己确实没有吹牛的资本。
老郭的儿子郭伟清楚记得,一次回家吃饭,老爸买菜去了一个钟头,外面还下起了毛毛细雨。正当家人为他担心的时候,老郭拎着一大袋子菜回来了。“足足5斤菜,才4块钱,又便宜又新鲜。我跟人老农砍了半天硬杀不下价来,幸亏后来下雨了,哈哈!”
老郭的单位每年都会发工作服,几年下来,夏装、秋装共攒了8套。郭伟的妻子发现,每次见到公公,他都是一水的白衬衫、西服裤子。见儿媳妇不解,老郭的爱人发话了:“别说我不给他买新衣服,你问问,他穿吗?连单位发的白衬衫他都舍不得穿新的,现在柜子里还有6套没拆封的呢。”
两张存折
“算是跟钱打了一辈子交道。”郭振兴坦言,每天面对银行里种类繁多的理财产品,自己却从没动过买基金、股票的心思。
2003年以前,郭振兴只有两张存折和一些国债券,“只有这些是最保险的。”之所以准备两张存折,是因为“一张活期,方便取用;一张死期,不到最关键的时候,坚决不能动”。而老郭大部分的工资都在这张死期存折里。
每个月看着这张死期存折的数字往上涨,似乎是老郭最满足的时候。他不抽烟、不打牌,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每天带着小狗“笨笨”出去溜一圈。
老郭的“关键时刻”在这日复一日的平静生活中来临了。2006年,妻子老张看中了房山区政府附近的一套楼房。“用存折换房子”,老郭心里不愿意。
“当时我单位差不多所有同事都在镇政府附近买了楼,唯独我们家还住在河北省边上。”老张这次没再听郭葛朗台的,她本能地意识到,如果再不出手,将来这房可能就买不起了。经过“激烈的家庭斗争”,老郭最终交出了自己的死期存折。
看着自己辛苦攒下的钱只剩下小数点后两位,老郭的情绪低落了整整一年。一年后,房价开始飙升,老郭的心情也跟着“飙升了”。“那时我突然意识到,把钱放在银行吃利息,不如把钱变成房子来得‘利息’高。”
自此,老郭的人生有了新的“追求”:买房。老郭追求的方式很简单,把工资存进死期存折,攒到一定程度,就用来买房
责任编辑:乔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