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焦点热点 > 正文

科研经费的困局与出路

来源: 燕赵都市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据悉,原山东财政学院“微山旅游规划”和“傅村镇旅游规划研究”课题组,以差旅费名义分37次报销各地到佳木斯的单程火车票1505张,金额28.36万元,占2008年至2011年该项目拨入经费 57万元的49.75%。目前,课题组责任人已受行政严重警告处分。(3月31日《济南时报》)

在现实中,科研经费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俨然成了腐败的温床。科研经费几乎成了部分人的特有福利,肆意挥霍科研经费俨然成了科技界的潜规则。中国科协一次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诸如休闲娱乐、生活用品、私人聚餐费等不在科研报销之列的项目,往往通过横向经费开支塞进科研人员的腰包。科研人员一边“跑”项目,一边“盯”银子,心里不时为如何吞噬科研经费动着脑筋。我们不禁要问,形成科研经费黑洞最根本的症结在哪?“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作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在2010年9月出版的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一篇讨论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的社论引起广泛关注。文章还揭露了一个中国科技界的“潜规则”:“每个人都很清楚:与个别官员和少数强势科学家搞好关系才最重要,因为他们主宰了经费申请指南制定的全过程。”在科研圈内,有着这样一群“项目老板”,跑项目各显神通,拿到项目后利益均沾,科研经费已变成了任人宰割的“唐僧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乱象源于一直以来缺位的监管。科研内部虽然已经启动了审计工作,但内审人员的数量和水平乏善可陈,很难真正做到合理公平的监督。虽然科研单位也都会制定科研资金管理制度,但大都好比聋子的耳朵。在科研领域里,我国目前缺少一部关于科研项目立项、审批、经费使用、监管责任的系统法律,致使科研项目缺乏刚性的法律约束。同时,“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科研项目管理乱局,造成不同科研单位管理规定的矛盾和冲突,也为学术腐败提供了可乘之机。

不难看出,科研经费的挪用,可以归结为分配制度陈旧且不完善,科研人员收入、福利与科研经费反差太大,很多人就把心思放在了挪用上。对科研经费分配、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切不可让其成为“唐僧肉”。笔者以为,加快制定及严格实行科研经费体制改革措施,下大气力提高科研人员学术道德,是填补学术“黑洞”的不二法门。科研经费只有真正投入科研项目研发,以及对科研人员提供应有激励,才能成为进行科学研究、提升科研水平的动力,否则只会养肥一批学术蠹虫,不利于科技的发展和繁荣。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